麻疹流行,我需要打麻疹疫苗嗎?醫師籲:3招降低麻疹併發症風險
國內爆發麻疹群聚事件,有的民眾急問:「哪裡可以打麻疹疫苗?」、「我需要打麻疹疫苗嗎?」疾管署表示,自費疫苗優先提供給1981年以後出生,且已經沒有抗體的醫護人員以及需前往麻疹流行區(越南、印度、柬埔寨)的民眾,公費麻疹疫苗則是為滿12個月及滿5歲的幼兒,進行常規接種。
有些人會問:「我需要打麻疹疫苗嗎?」婦產科醫師蔡鋒博分享自行檢測血液中的麻疹抗體,結果顯示抗體濃度超過300AU/ml而一般標準中,只要抗體濃度超過 16.5 AU/ml就被認定為陽性,表示體內已有足夠免疫力,不必擔心感染麻疹。這也再次證明,蔡醫師是1981年以前出生,已經透過自然感染麻疹產生終生免疫,不需要額外接種疫苗。
根據流行病學數據,在1981年以前,由於麻疹疫苗尚未普及,許多嬰幼兒都在幼年時期自然感染麻疹,康復後體內會產生穩定且持久的抗體,這些抗體足以保護他們免於再次感染麻疹。因此,這一世代的人群通常不需要額外接種疫苗。
疾管署的免疫力調查也顯示,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大多具有高抗體濃度,特別是年齡較大的族群(如55至59歲),抗體陽性率達97%。這進一步說明,這一族群的免疫系統已經對麻疹病毒建立了足夠的保護力,無需再因近期疫情而感到擔憂或恐慌。
醫療專家提醒,MMR(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應優先提供給免疫力不足的高風險族群(如1981年後出生且抗體不足者),而非普及接種,以合理分配資源和有效控制疫情。
不要恐慌性搶打麻疹疫苗!2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
衛福部強調,「不需要每個人都恐慌性接種麻疹疫苗」,並指出現階段應針對特定高風險族群優先接種,而非全面性施打。根據疾管署的建議,目前應考慮自費接種疫苗的,主要是 1981年(含)之後出生的兩大族群:
1.醫護人員:若無5年內麻疹抗體陽性證明,且距離上一次接種 MMR 疫苗超過15年,應優先接種。她解釋,醫護人員因工作性質容易接觸感染者,也可能傳播給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因此醫療機構內的群聚感染是一個必須防範的風險。
2.需前往麻疹流行區的成人:計畫前往麻疹流行區(如越南、印度、柬埔寨)的民眾,需經醫師評估後考慮接種疫苗。她特別提醒,日本及韓國並非麻疹流行區。
小孩應按照幼兒手冊上的接種時程施打疫苗,目前台灣規範幼兒於滿12個月及5歲至入學前各接種1劑 MMR 疫苗,接種完成率近年達97%,群體免疫力優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針對1981年之前出生的族群,大部分人已經得過麻疹並具有免疫力,不需要再接種。根據疾管署的免疫力調查,台灣整體麻疹抗體陽性率約70%,15至19歲的陽性率最低,僅37%;而55至59歲的陽性率最高,達97%。
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為什麼不必打麻疹疫苗?
原因主要與流行病學特徵和免疫力有關:
1.1981年以前麻疹高流行,許多人自然感染後獲得終生免疫
在1981年之前,麻疹疫苗尚未普及,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疾病,幾乎每個人都會在幼年時期感染一次。
感染麻疹後,人體會產生終生免疫,因此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大多已具備對麻疹的免疫力,不需要再接種疫苗。
2.群體免疫基礎較高
自然感染後的免疫力相對於疫苗誘導的免疫力更加持久,因此這一群體的抗體水平普遍較高。
根據台灣疾管署的免疫力調查,55-59歲族群的麻疹抗體陽性率高達97%,顯示這個年齡層的人大多對麻疹免疫。
3.疫苗接種策略的科學評估
疫苗接種的對象與時程是根據感染風險和免疫狀況進行安排的,對於1981年以前出生且已具免疫力的人,接種疫苗不僅無需,也可能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疫苗接種的對象與時程是根據感染風險和免疫狀況進行安排的,對於1981年以前出生且已具免疫力的人,接種疫苗不僅無需,也可能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
例外情況
若個別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有特殊情況,例如免疫系統功能低下或經醫師檢測確認沒有抗體(極為罕見),仍可考慮接種疫苗。
總結
1981年以前出生的人由於高機率曾經感染麻疹,已具備免疫力,不需要再接種麻疹疫苗。疫苗施打應優先給需要的人,特別是對麻疹免疫力不足的高風險族群,以達到資源最佳分配和防疫效果。
麻疹的症狀及可能併發症
麻疹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其症狀和併發症可能輕微,也可能非常嚴重,特別是對嬰幼兒、孕婦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來說。
麻疹的典型症狀
麻疹感染後的症狀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潛伏期約7-14天。
1.前驅期(感染後3-5天)
發燒(通常高於38.5°C,可能達到40°C)
咳嗽
流鼻水
結膜炎(眼睛發紅、流淚)
喉嚨痛、乏力
2.特徵性病症
柯氏斑點(Koplik spots):在發病後1-2天出現在口腔內側的小白斑,周圍有紅色邊緣,是麻疹的早期特徵。
紅疹:發燒後2-4天開始出現,從臉部或耳後開始蔓延至軀幹和四肢。
皮疹:通常持續4-7天,會逐漸褪色,但可能伴隨脫屑。
麻疹的潛在併發症
麻疹病毒可影響多個系統,併發症的風險與年齡、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有關。
1.輕微併發症
中耳炎(10%):常見於兒童,可導致聽力損傷。
腹瀉:由於病毒感染腸道,可能出現脫水。
2.嚴重併發症
肺炎(最多見的死亡原因):麻疹病毒直接引起,或因細菌性二次感染導致,特別危險於免疫力低下或營養不良者。
腦炎(1/1000):病毒感染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引起癲癇、永久性腦損傷或死亡。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SSPE)(1/100,000):麻疹感染多年後出現,屬於慢性致命性神經退行性疾病。
3.孕婦的特殊風險
流產
早產
低出生體重
4.免疫抑制患者的風險
感染可能更嚴重,症狀不典型且併發症更常見。
如何降低麻疹併發症風險?
1.早期治療與支持性照護:
沒有針對麻疹的特效藥,但對症治療(如補充水分、退燒藥等)和支持性護理可以緩解症狀。
對於高風險人群,暴露後72小時內接種疫苗或使用免疫球蛋白可能降低嚴重性。
2.營養補充:
維生素A缺乏與麻疹的重症風險有關,補充維生素A可降低死亡率。
3.疫苗預防:
接種MMR疫苗是預防麻疹及其併發症的最有效方法。
總結
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麻疹的初期症狀類似感冒,但可能引發嚴重的併發症,包括肺炎、腦炎和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重視疫苗接種和早期治療可以顯著降低風險,尤其是對高危險群體來說,預防尤為重要。
【延伸閱讀】
青光眼降眼壓就會好?破解3大迷思!眼科名醫陳瑩山:6招防青光眼中鏢
有影嘸?5:2斷食法「挨餓」助護肝?吳明珠中醫師:牢記7大護肝飲食要訣
豆漿不只保護心血管!喝豆漿有4大益處!高敏敏營養師:豆漿花式喝法6大食譜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572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春節期間突逢變故、生活遇困 衛福部「關懷e起來」即時送暖
(9 小時前) -
林酒店疑爆食物中毒...過去曾爆「蟑鼠之亂」 捕鼠多到要做表格
(10 小時前) -
台中林酒店尾牙疑爆食物中毒!13人餐後「上吐下瀉」送醫 中市食安處介入調查
(11 小時前) -
諮商心理師籲照顧者從2角度思考 照顧別人也別忘了照顧自己!
(12 小時前) -
吃太撐、肚子脹,快按「這4穴道」救急! 喝2飲料也有助快速解消化不良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