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巧克力攝取過量糖分恐「甜到憂鬱」!營養師教4個選購巧克力原則
許多人會選購巧克力作為表達愛與感謝的小禮物,又或是慰勞自己的甜點,然而市面上的巧克力種類繁多,糖分與脂肪含量大不同,挑錯了恐怕會讓對方因過量攝取糖分而「甜到憂鬱」!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宋佩蓉營養師提醒,無論是送禮、自用,掌握幾個選購原則,就能挑選到健康與甜蜜兼具的巧克力。
宋佩蓉營養師表示,巧克力由可可豆經過多步驟製程製成,包括發酵、乾燥、烘烤、碎粒研磨,並精製成可可液,其總可可固形物又分為「可可脂」和「可可固質」等成分,可可豆經過烘焙、磨成粉後成為可可粉,其中可可脂大部分已去除,最後與其他成分混合,產生不同類型的巧克力,如黑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和白巧克力。
4個選購巧克力原則
宋佩蓉營養師提供4個選購巧克力原則,教大家既能掌握浪漫藏「巧」思,又能吃到好吃、健康的巧克力:
原則1:選「黑」不選「白」,可可含量看清楚
應選擇可可含量70%以上的黑巧克力,因為黑巧克力含有較高比例的可可固質,而可可固質含有豐富營養的物質,例如多酚及類黃酮等,有助於調節免疫功能、降低發炎反應及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改善血壓與心血管健康,以及礦物質、維生素和色胺酸,能幫助安定情緒、穩定血壓及幫助新陳代謝、抗氧化、促進腸胃消化與使人體合成血清素,感到心情放鬆愉悅,含有部份的可可鹼及咖啡因也有助提神及增加警覺性,而牛奶與白巧克力的可可含量較少,且往往有較多的糖分與飽和脂肪等添加物,營養價值較低。
原則2:看成分,越「簡單」越好
購買巧克力時,翻到包裝背面查看成分表,通常食品標示排列越前面代表含量越高,避免含糖量高的品項。真正高品質的巧克力,成分應以可可膏、可可脂與少量糖為主,成分越單純越好,建議選擇無「代可可脂」成分、無添加人工香料防腐劑等化學成分的巧克力,若有標示「植物油」、「氫化油脂」或「人工香料」的添加物可能含有反式脂肪或過多加工成分。
宋佩蓉營養師提醒挑選巧克力,選黑不選白。(圖片提供/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
原則3:少量享受,不過量才是王道
即使是高可可含量的黑巧克力,也不宜一次吃太多。建議每日攝取量控制在30公克以內,約2至3小塊。適量攝取可幫助情緒放鬆、提升幸福感,但若過量則可能增加熱量造成肥胖,增加慢性疾病風險,同時因含有咖啡因及可可鹼,也可能產生失眠、心悸等症狀。
原則4:特殊需求要注意糖替代品
糖尿病人與控制血糖的民眾建議少吃巧克力,或可選擇標榜使用赤藻糖醇、甜菊糖等代糖的「無糖」巧克力少量食用。由於巧克力含有較高的鉀及磷,腎臟病人則應避免食用巧克力。
【延伸閱讀】
過度氧化易老化,「這些」疾病跟著來!簡鈺樺營養師:吃5大抗氧化營養素養出好體質
多巴胺不只讓人快樂、助眠,還能減重!吳悦慈營養師:6大類多巴胺食物助減重
黑巧克力不只護心,還能降低中風風險!趙函穎營養師:必知巧克力4大好處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0/963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最新健康新聞
-
-
溫馨五月守護媽媽健康 竹縣邀約婦女朋友癌症篩檢
(2 小時前) -
認識成人過動症ADHD 了解症狀及早求助
(2 小時前) -
嘉義大與慈濟體系啟動三方合作 共築人本教育與永續願景
(3 小時前) -
男頭痛不止、複視 竟是蝶竇發炎膿腫壓迫腦神經釀禍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