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21° )
氣象
2025-05-28 | 華人健康網

容易緊張、疲倦、煩躁易怒,恐廣泛性焦慮症中鏢!「這些」症狀都是警訊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常常坐立難安、緊張不定、容易疲倦、煩躁易怒等症狀。1名35歲上班族陳小姐工作認真負責、力求完美,一年前換了新公司,每天面對來自上司及客戶的壓力,精神總是處於緊繃狀態難以放鬆,加上部門正在推動新專案,許多不熟悉的業務更加深了陳先生上班時的緊張情緒。他發現自己變得容易焦慮不安,常常一點小事就會忍不住想很多,或是擔憂尚未發生的事,不僅如此最近陳先生常常難以入眠,睡前思緒圍繞著白天的工作;嚴重時甚至會焦慮到坐立難安、無法專注,同事也覺得他變得容易生氣不耐煩。



烏日林新醫院身心科張君維醫師表示,陳先生來到身心科門診,經由醫師判斷確定罹患「廣泛性焦慮症」,進行藥物合併認知行為治療,陳先生上班情緒不再總是陷入緊張慌亂,晚上也可以好好放鬆休息。針對廣泛性焦慮症,女性罹病機率是男性的2倍,多數病患早在20多歲就已經有表現出相關症狀,對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表現出「過度的、不成比例的擔心」,導致病患幾乎整天都處在緊張、漂浮不定的狀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和工作效率。

「廣泛性焦慮症」最主要症狀,是對於許多事物有過度、難以控制的焦慮及擔憂,且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另外經常合併6大症狀,常常坐立難安、緊張不定、容易疲倦、難以集中注意力或腦袋一片空白、煩躁易怒、肌肉緊繃,最後則是有睡不著、淺眠或睡眠品質差的睡眠障礙。張君維醫師指出,超過一半的患者,同時合併有其他身心科疾病,如憂鬱症、自律神經失調或恐慌症等。



張君維醫師表示,對於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方式,張君維醫師建議,藥物治療方面與憂鬱症類似,主要以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為主。(圖片提供/烏日林新醫院)

對於廣泛性焦慮症的治療方式,張君維醫師建議,藥物治療方面與憂鬱症類似,主要以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為主。一般需連續服用數週才能發揮藥效,故在治療前期常會合併使用苯二氮平類的鎮靜抗焦慮藥物,來快速舒緩焦慮症狀並改善睡眠。除藥物治療外,亦可合併認知行為治療,增加病患對生活中各種不確定性及焦慮情緒的耐受度。症狀改善後建議持續服藥6~12個月,如果過早停藥,約有60~80%的病人會在一年內復發。

好康「金」來領!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掃碼就送500元購物金或等值商品!>>>



【延伸閱讀】



端午節吃粽子太放縱,小心腸胃不消化!羅彩萍營養師:5要訣吃粽子,健康無負擔



椎間盤突出只能吃止痛藥?吳文誠中醫師:4招治療椎間盤突出,恢復無痛人生



頭暈眼花、疲乏無力,竟是低血壓惹的禍!吳明珠中醫師:4訣竅改善低血壓症狀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4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