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 三星傳媒
![安全泡湯小撇步 降低意外發生](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healthcare/tristarmedia/20250211/73926376075949310012.jpg)
陸廷偉醫師看診示意圖(非文中病人)(南投醫院提供)
安全泡湯小撇步 降低意外發生
(記者謝新鈕/南投報導)冷颼颼的天氣很適合泡溫泉,許多民眾喜歡安排泡湯行程,泡在溫熱的溫泉水中感到放鬆又助眠,相當紓壓。不過泡湯意外事件頻傳,日前就有一位年約70歲的張姓男子與家人至南投縣信義鄉的東埔溫泉遊玩,張男在泡湯過程中突然暈厥失去意識,所幸家人發現後趕緊送醫,醫師透過檢查懷疑病人是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再加上溫泉的溫差變化,導致身體無法負荷而倒下。
![安全泡湯小撇步 降低意外發生](https://news.pchome.com.tw/newsdata/healthcare/tristarmedia/20250211/73926376075949310012.jpg)
陸廷偉醫師看診示意圖(非文中病人)(南投醫院提供)
張先生表示出遊前就有感到身體稍微不適,從溫泉池起身時一陣頭暈,再次醒來恢復意識時,人已在醫院。除了感謝醫護人員悉心治療,也幸好家人的即時發現立即送醫,深切呼籲外出應結伴同行。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內科陸廷偉醫師現支援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他說明,心肌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導致心臟急性發炎反應,輕微的話症狀可能會出現喉嚨痛、咳嗽、頭暈、發燒等像感冒的症狀,但若出現胸部劇痛、不斷噁心嘔吐、呼吸急促喘不過氣、身體疲憊無力時應盡速就醫,因為嚴重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甚至猝死。
陸廷偉醫師表示,浸泡在熱水中會導致血壓不穩定及心率上升,通常起身後幾分鐘便會恢復,因此建議泡湯時間盡量不要超過15分鐘,因為長時間待在浴池中可能會導致昏厥,進而有溺水的風險,另外水溫過高(超過40度)或溫差太大也可能會促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急性心血管疾病發作,有猝死的危險。而飲酒後泡溫泉可能會導致中樞神經抑制或影響心臟功能。
陸醫師提醒年長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去泡溫泉時應結伴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減少意外發生時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另由於部分慢性疾病患者對於溫度敏感度低,親友應特別協助留意水溫,採取安全措施,降低風險發生。
最新健康新聞
-
馬偕醫院遭勒索軟體攻擊!「病例打不開」影響範圍曝 衛福部出手
(2 小時前) -
熟齡女教師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 達文西手術切除子宮內膜癌
(3 小時前) -
國中小開學日逾3百人請假 雲林縣府:3天內同班2人確診流感就評估停課
(3 小時前) -
類流感病例增! 中醫師教你用5 招提升免疫力
(5 小時前) -
積極推動新南向醫衛發展 桃園醫院深化台柬醫療交流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