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8° / 14° )
氣象
2024-07-05 | 優活健康網

腰痛、手麻⋯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4種治療」治不好再考慮

曾有研究指出,約有8成的民眾一生中至少有1次下背痛的經驗,尤其越來越多人因為久坐加上姿勢不良,導致腰痠背痛的症狀接踵而來,這些都可能是椎間盤突出前的警訊。若是繼續忽視,當椎間盤突出越來越嚴重,就有可能發生像是間歇性跛行、坐骨神經痛等症狀,當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太久或過於嚴重時,甚至有可能下半身癱瘓。

椎間盤的位置與作用

椎間盤位於兩脊椎骨之間,是連結每一節薦椎的軟骨,它的作用就像避震器一樣,在脊椎活動時能減緩脊椎的受力與衝擊,也能增加脊椎的活動度。

椎間盤周圍的纖維環可能因為長期磨損、退化、含水量遞減等而出現裂隙,再加上某些過度彎腰或長期姿勢不良的動作施加壓力,導致椎間盤突出。

腰痛、手麻⋯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4種治療」治不好再考慮

約有9成的椎間盤突出會發生在下背部第四、第五節腰椎間,以及第五節腰椎與薦椎間;另外也有可能發生在頸椎部位。

腰痛、手麻⋯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4種治療」治不好再考慮



椎間盤突出好發症狀

在椎間盤突出發生之前,椎間盤會先出現裂隙,此時並未壓迫到坐骨神經,所以並沒有下肢麻
痛的症狀,因此最先出現的症狀常是腰痛、下背痛。一旦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就可能引發一系列不適症狀,包括:

  • 腰痛、下背痠痛
  • 臀部痠痛
  • 下肢麻痛、無力
  • 肌肉痙攣,咳嗽、解便、彎腰、舉物時加劇
  • 上臂、手部麻木與疼痛


哪些人容易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常發生在40~60歲左右的民眾,約有80%為男性,且許多患者在早期都曾經有摔傷、撞擊受傷的病史,最後因受傷產生的椎間盤裂隙,就可能因長期受擠壓而導致椎間盤突出。除了老化的原因之外,椎間盤突出的發生也和生活型態、姿勢息息相關,包括下列危險族群:

  • 年長者
  • 經常搬重物者
  • 體重過重者
  • 長期久坐或姿勢不正確者
  • 腹部、背部肌力較弱者
  • 曾有受傷病史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檢查方式是針對坐骨神經進行測試,首先會要求患者平躺,接著把腳伸直抬高至90度,此時正常人來說並不會有任何不適感;而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大多僅能將腳抬高至30度左右,超過30度就容易引發明顯的疼痛。

腰痛、手麻⋯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4種治療」治不好再考慮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

情況較輕微的椎間盤突出,大多會先進行保守治療,例如多休養、藥物及物理治療等。急性發作時,除了必須臥床休息,也會搭配肌肉鬆弛劑等藥物幫助舒緩。情況較輕微的椎間盤突出,大多會先進行保守治療,例如多休養、藥物及物理治療等。急性發作時,除了必須臥床休息,也會搭配肌肉鬆弛劑等藥物幫助舒緩。

物理治療

  • 熱療、電療:減緩疼痛及肌肉緊繃。
  • 骨盆牽引:增加椎間的空係以減少椎間壓力,降低椎間盤突出可能。
  • 肌力訓練:由專業人員指導患者訓練背部肌肉。
  • 穿著背架或束腹:限制脊椎的活動,避免不當的姿勢對腰部施加過度壓力。

對於保守治療3~6個月後仍沒有好轉,或是因椎間盤突出而引起嚴重症狀時,就必須考慮進行手術來緩解。至於手術與否及適合的手術方式必須視個別患者的情況,經由醫師看診後評估。



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事?

由於椎間盤突出大多與不當的生活型態及錯誤姿勢有關,因此接下來將為大家說明如何用正確的姿勢來減緩脊椎的壓力。

  • 正確的坐姿很重要:對於許多需要久坐的工作者來說,一天往往需要以坐姿的型態持續6~8小時,正是因為如此,錯誤的坐姿往往日積月累的造成傷害。
    • 眼睛距離螢幕50~70公分。
    • 手臂自然下垂,若有扶手時,手肘應彎曲約90度輕靠在扶手上,手腕與前臂呈現一直線或手腕微微向上伸直。
    • 背部緊貼椅背,腰部維持自然前凸,頭部頸部維持挺直而不要向前傾。
    • 調整座椅高度,膝後微高過椅墊,保留血液運行空間。
    • 雙腳平貼於地。
  • 搬運重物的姿勢:錯誤的搬運姿勢可能對脊椎產生巨大傷害,尤其是許多人習慣直接彎腰搬重物,更是萬萬不可。例如搬運重物時,步驟應為:先蹲下、不彎腰、兩腿略為張開,雙手將重物網身邊靠,再緩緩將物品抬起,切記要儘可能保持腰桿挺直,避免直接彎腰給予腰部過大的壓力。

除了上述2點之外,保持脊椎健康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 選擇軟硬適中的床墊。
  • 避免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
  • 適時運動,強化腹部、背部肌肉。
  • 控制正常體重,避免脊椎承受過度壓力。
  • 洗澡時最好用淋浴,避免頸椎、腰椎過度彎曲。
  • 從事打掃工作時勿過度彎腰,如用長柄掃把、拖把。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