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1° / 17° )
氣象
2025-02-14 | 優活健康網

癌症化療後吃什麼都好鹹!醫揭「味覺異常」如罹患新冠:恐增死亡風險

60歲的許先生罹患「癌王」胰臟癌末期,味覺異常轉變,吃東西一律覺得很鹹,食不下嚥,體重在半年內從55公斤直線下降到38公斤。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中醫師黃鋒榮表示,這是癌症患者常見的味覺病變,透過居家醫療,每週1至2次的到宅看診,以中藥和針灸協助患者提升食慾,才有足夠的營養抗癌,味覺也慢慢回復。

許先生5年前胰臟癌手術,近1年竟擴散到肺部,又因肺炎住進加護病房,體重迭降了17公斤,瘦成皮包骨,出院後繼續標靶治療,但味覺異常,吃不下東西,身體越是虛弱無力,下肢萎縮,走路不穩,幾乎都躺在床上。他自述,不知道為什麼,吃東西時入口就是很鹹,想要吃東西也食不下嚥。



癌症「味覺異常」提升死亡風險

黃鋒榮表示,味覺異常轉變是癌症患者常見的惡病質,臨床上常發現許多癌友營養狀況非常不良,體重在6個月內下降5%以上,且合併倦怠無力、厭食、嗜睡、蒼白等症狀,若持續惡化將加速患者死亡。

黃鋒榮說明,上述個案因味覺異常轉變,任何食物入口就像在吃鹽一樣,連甜食入口也覺得很鹹,這種味覺改變現象,在新冠肺炎流行時,也有些確診病人會導致味覺改變,因此特別引起民眾注意,事實上,不少癌症患者在化療或標靶治療後,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中醫輔助居家治療修復味覺

「要改善惡病質,必須先讓他吃得下。」黃鋒榮表示,許先生體力差,幾乎已臥床,到醫院看診相當不方便,因此希望居家醫療,因此除了西醫的標靶治療之外,另由中醫輔助治療,以中藥調理胃經及脾經,針灸足三里穴、豐隆穴、血海穴等穴位,修復味覺細胞,同時刺激下肢肌肉。

透過居家醫療持續治療1個月後,許先生感受到味覺慢慢恢復,也比較吃得下東西,下肢萎縮改善,體重已漸漸回復到40公斤,預期很快就能自行到門診就醫。黃鋒榮指出,巴氏量表低於60分都可申請居家醫療,只收取部分交通費用,其他都由健保給付,從臨床經驗來看,也明顯拉近居家醫療的醫病關係。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