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5-31 | 中央社

中國官媒:若美繼續侵犯中利益 中將有更多反制

中國央視轄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微博公眾號今天刊文,指今年以來中國外交部在5個月內4次公布對美企和個人採取反制措施,頻率之高是近幾年來前所未有,若美國繼續侵犯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將推出更有力度的反制措施。

「玉淵譚天」今天刊文表示,2024年以來,中國外交部已經在5個月內4次公布對美國企業和個人採取反制措施,頻率之高是近幾年來前所未有。

文章指出,相關內部人士表示,中美負面因素仍在上升積聚,主要原因是美方對中國錯誤認知仍在延續,打壓中國的手段不斷花樣翻新,針對美國對中國的無理打壓和遏制,中方有充分有效的反制手段。

文章提到,中國外交部宣布對美企和個人採取反制措施後,輿論有一種說法,是一些人認為這些美國軍工企業沒有涉及中國的業務,在中國境內也沒有現金和不動產,反制措施恐怕收不到什麼成效。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鄭劍指出,這些軍工企業本身也是母公司龐大業務的一部分。這種大型跨國企業旗下有很多經營民用項目的子公司。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對這些子公司很重要。日後這些子公司如果與被制裁的軍工企業有業務往來,其在中國的日常經營勢必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文章表示,與中國外交部的制裁相呼應的,還有中國商務部推出的「不可靠實體清單」機制。凡被列入這份清單的實體,都被禁止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而這對於美國軍工企業而言,是非常致命。

如去年2月,雷神導彈與防務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該公司將無法再從中國進口對生產軍工產品至關重要的稀土材料和稀有金屬類產品。

文章又分析被中國制裁的一些美國個人所遭受到的影響。

熟悉美國問題的南京大學教授朱鋒表示,在美國國內,前政府高官離職後通常可以在企業、律師事務所、智庫以及其他機構尋得一份高薪的崗位,或成立以自己為核心的諮詢公司,獲得可觀的回報。制裁將影響他們在美國「政商旋轉門」中的「後續流通」。

文章引述「相關內部人士」表示,「如果美國繼續試圖在中方核心問題上侵犯和危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或是繼續擠壓中國企業和個人的發展空間,那麼中方還有更加豐富、更有力度的反制措施可以出台。」

文章表示,未來美國是否還將遭受更大的反噬和損失,取決於美方的誠意和實際行動。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