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6-16 | 中央社

歐盟加關稅 港媒:中國政治鬥爭反制要謀長遠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BEV)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中方揚言反制,港媒今天報導,這是一場政治鬥爭,中國不能示弱,除反制必須有針對性外,認為中國電動車企業需應變,加快在歐洲建廠,繞過關稅壁壘。

星島日報今天刊文,歐盟去年9月,指控中國補貼電動車,要發起調查,但調查充斥不合理、不公平。一般反補貼調查是基於當地業界投訴,然而,這次調查既無業界投訴,不少歐洲車企還表明反對加關稅,凸顯一向緊跟美國打壓中國的歐盟高層發起調查,並非基於經濟而是懷有打壓中國政治目的。

文章提到,對歐盟執委會的不公平調查,中國必須作出反制。中國不想打貿易戰,因為自由貿易對中國發展最有利,且大力反擊,可能令歐盟對中強硬派推動更多貿易保護措施,打壓中國。然而,這是一場政治鬥爭,中國不能示弱,否則歐盟鷹派將得寸進尺,會加大經貿脅逼中國。

對此,中國反制必須有針對性,令歐盟感受政治壓力。

目前中國正籌劃提高歐美大排量汽車進口關稅,歐盟去年出口中國大排放量汽車,總值180億美元(約新台幣5800億元),高於中國電動車出口歐洲金額,且受影響最大的將是德國車廠,可能推動德國更大力反對歐盟加關稅決定。

其次,中國8月將宣布歐洲白蘭地反傾銷調查結果,中國是歐洲白蘭地重要買家,且歐洲白蘭地主要產自法國,法國則是這次歐盟加電動車關稅的重要支持者,中國威脅加徵白蘭地關稅,可成與法國談判籌碼。

此外,中國業界正擬要求反補貼調查歐盟豬肉、乳製品,此舉對西班牙、荷蘭等影響最大。

文章強調,電動車業在中國國內競爭異常激烈,亦急需開拓海外市場,尤其海外利潤比國內銷售還大。因此中國電動車業須加快在歐洲設廠,既繞過關稅打擊,也為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出去開路。

歐盟執委會12日宣布將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在受調查的中國3大汽車集團中,比亞迪將被加徵17.4%;吉利汽車20%;上海汽車集團因配合調查度低,將被加徵最高額38.1%關稅。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