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0 | 周刊王

俄朝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承諾任一方遭受侵略「將提供援助」

俄朝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 承諾任一方遭受侵略「將提供援助」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時隔24年再訪北韓,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領袖峰會。(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時隔24年再訪北韓,並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舉行領袖峰會,他們在會後聲稱,雙方於19日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一項重大突破,但俄朝2國均未公佈該峰會達成的協議文本,2人僅口頭表示,該協議規定任一方遭到侵略時將提供援助,並呼籲持續深化2國的經濟合作。

據《美聯社》的報導,自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幅員遼闊的核武大國俄羅斯,與遭到國際孤立的核武小國朝鮮越走越近。先是在2023年9月,金正恩訪問俄國遠東地區阿穆爾州(Amurskaya oblast)與普丁舉行會談。其間,金正恩也邀請普丁出訪平壤,對方則接受了邀請。

如今普丁在時隔24年後,於19日再度出訪北韓,並與金正恩舉行峰會,2人也在會後指出,俄朝簽署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是將2國協作提升至新水平的突破性文件;協議中規定,當任何締約方遭受侵略時,另一方將向其提供援助。

普丁還認為,該協議意義重大,將成為俄朝2國未來關係的發展基礎,尤其安全議題和國際議程在此次他和金正恩的會談中佔據重要地位,未來俄羅斯不排除根據《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與北韓發展軍事技術合作的可能性。

俄羅斯總統外交政策顧問烏沙科夫(Yuri Ushakov)指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符合國際法所有基本原則,不具有任何對抗性質,也不針對任何國家,旨在確保東北亞地區的穩定。

對此,《美聯社》分析,雙方對潛在「侵略行為」的定義模糊不清,例如平壤時常將美國和南韓之間舉行的聯合軍事演習描述為「侵略」的預演;而俄羅斯也曾將烏克蘭試圖加入北約的行為,視為北約計劃從鄰國入侵俄羅斯的前哨戰,普丁本人更將烏克蘭2014年廣場革命推翻親俄領導人的顏色革命,稱為「侵略」行為。

然而,普丁和金正恩2人,以及協議中皆沒有提到援助的類型,包括部隊、物資還是軍武等援助。這與《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的明確規範不同,該條款指出,一旦締約國任一成員受到攻擊,則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需作出即時的必要行動,包括武力之使用,該條款一般被解讀為各國部隊將自動參戰,例如九一一事件後的首度啟用。

因此,根據俄朝2國對侵略的定義,雙方在《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中提及的互助模式可能已在進行中,由於俄烏戰爭消耗許多俄國的彈藥庫存,因此莫斯科先前已從平壤獲得了砲彈及彈道飛彈的援助,而北韓則以此換到俄羅斯軍事科技的技術轉讓,加強金正恩的間諜衛星、核武及飛彈計畫。

與此同時,該協議也呼籲深化2國的經濟合作,這對遭受一系列國際制裁的北韓和俄羅斯來說尤其關鍵,一方面是平壤急需外國經濟援助,另一方面是俄羅斯因戰爭缺乏軍工產業相關的勞動力。而且普丁也曾指出,雖然俄羅斯與北韓的貿易額在過去1年成長了9倍,但這個數字「仍然不大」,還有成長空間。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