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1° )
氣象
2023-11-16 | 中央社

醫:新發糖尿病患體重減輕 胰臟癌發病風險倍增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醫師提醒,高危險族群包括60歲以上、菸槍、具家族史、乳癌患者等,病史4年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3.6到6.8倍。

胰臟癌惡性度高,有「癌中之王」稱號,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缺乏有效的篩檢方式,診斷時往往多為晚期,甚至已轉移,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名人,如「時尚老佛爺」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斐、體育主播傅達仁、資深藝人巴戈等都因胰臟癌去世。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民國110年癌症登記報告,胰臟癌從109年的第12位前進2個名次,首度進入前十大癌症。

雖然造成胰臟癌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依據胰臟癌發生個案可找出高危險族群,如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家族遺傳及有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糖尿病者、有抽菸者。

此外,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者,也較容易得到胰臟癌。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要多加留意。錢政平以2020年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所發表的1項分析說明,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體重減輕,都與胰臟癌的發病風險上升有關,其中病史在4年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3.6到6.8倍。

錢政平說,不少早期胰臟癌患者,都是健檢意外發現,建議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測,他遇過1名50多歲男性個案,除了有抽菸習慣,幾年前確診糖尿病,因工作應酬多,時常一忙就疏忽體重控制,連藥都沒有按時服用。

這名患者的妻子希望先生正視健康問題,安排他接受詳細健康檢查,果然血脂、血糖都超標,已有中重度脂肪肝問題,並在胰臟體部發現有一處約1.4公分異常顯影病灶,確診早期胰臟癌。

胰臟癌相當惡性,醫學進步下,已有不少治療武器,若是早期發現,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若出現局部侵犯,以化療搭配放射治療,若進展到晚期出現遠處轉移,則以化療為主。錢政平提醒,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有助及早發現治療。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