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 中央社
嘉市大天宮鞭春牛勸勤儀式 流傳已久富教育意義
嘉義市大天宮今天舉行「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現場藉鞭春牛搭配12句吉祥話語,勸戒民眾春節已過,每個人都必須收心回到工作崗位,這是流傳已久且富含教育意義活動。
大天宮「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今天由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大天宮董事長鄭明山暨全體董監事以及多名議員等人先行三獻祭典,隨後由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信眾大德、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
林瑞彥致詞表示,「鞭春牛勸勤儀式」象徵農耕開始,農民相信透過鞭打春牛,可以驅散懶惰,為新的一年開啟豐收的契機,同時為市民祈福,期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林瑞彥指出,過去這項傳統儀式記載於「諸羅縣志」,並成為嘉義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春耕信仰活動,可惜因日治時期政策變遷而中斷。今年能夠再次恢復這項傳統祭典,讓後世得以見證這段珍貴的歷史文化,意義非凡。
嘉義市民政處表示,大天宮為前清官廟「嘉邑先農壇」,創建於清雍正9年(1731年);當年以土塑春牛,進行鞭春牛,藉由鞭打春牛來喚起因為放年假而慵懶的精神,農民在鞭春牛儀式後,也相信土塑春牛的土能保佑農作物豐碩,因此會將春牛的泥土撿回加入自家農田,形成「搶春牛」風潮。
大天宮「祭芒神、鞭春牛勸勤儀式」,今天由嘉義市副市長林瑞彥、大天宮董事長鄭明山暨全體董監事以及多名議員等人先行三獻祭典,隨後由林瑞彥遵行古禮主行鞭春牛勸勤,信眾大德、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
林瑞彥致詞表示,「鞭春牛勸勤儀式」象徵農耕開始,農民相信透過鞭打春牛,可以驅散懶惰,為新的一年開啟豐收的契機,同時為市民祈福,期盼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林瑞彥指出,過去這項傳統儀式記載於「諸羅縣志」,並成為嘉義地區極具代表性的春耕信仰活動,可惜因日治時期政策變遷而中斷。今年能夠再次恢復這項傳統祭典,讓後世得以見證這段珍貴的歷史文化,意義非凡。
嘉義市民政處表示,大天宮為前清官廟「嘉邑先農壇」,創建於清雍正9年(1731年);當年以土塑春牛,進行鞭春牛,藉由鞭打春牛來喚起因為放年假而慵懶的精神,農民在鞭春牛儀式後,也相信土塑春牛的土能保佑農作物豐碩,因此會將春牛的泥土撿回加入自家農田,形成「搶春牛」風潮。
最新生活新聞
-
-
2025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 布袋逾3萬隻次全台第一
(13 分鐘前) -
駁斥抹黑 南市府:嚴打環境犯罪 絕不姑息
(13 分鐘前) -
2025臺南車展2月27日盛大開展 展出規模創歷年新高!
(16 分鐘前) -
DeepSeek崛起 5大亮眼族群一次看
(2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