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 中央社
中國大陸高淨值資產人士之稅務風險提醒 勤業眾信:個人所得及資產 應做好提前部署
中國大陸自從2022年向OECD提交《實施稅收協定相關措施以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多邊公約》(簡稱「反避稅公約」)以來,稅務機關透過CRS(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金融資訊交換、大數據智慧監控,使得「高淨值人士」之境外收益及資產越來越透明。勤業眾信稅務部資深會計師徐曉婷提醒,在兩岸三地投資經營的台籍主管,尤其是牽涉多國稅收居民,及擁有多國資產的人士,除了要考量稅務風險之外,須同時考慮如何合理安全的將財富傳承。
@常見高淨值人士的稅務、財務風險
實務上,中國大陸常見下列高淨值人士的稅務及財務風險,在全球反避稅環境下,除了存在補稅及處罰風險外,亦間接影響資產傳承。
一、股權轉讓:為降低個人所得稅,利用陰陽合同低於市場公允價格轉讓股權二、資產轉移:在免稅地區設立公司,再透過關聯交易轉讓定價少繳稅款三、海外收益:在免稅地區設立公司間接控制外國公司,並保留股利不分配四、違規換匯:通過「地下錢莊」、私下與朋友交換,或利用「螞蟻搬家」方式違規換匯
@高淨值人士之提前部署
徐曉婷提醒,長年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台籍高淨值人士,由於可能涉及兩岸稅務居民身分及兩岸資產,應事前做好準備工作,說明如下:
一、檢視自身稅收身分,關注課稅範圍
擁有台灣護照也可能是中國大陸稅收居民,判斷標準有二:1.在中國大陸境內有住所,或者2.無住所但在中國大陸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視為中國大陸稅務居民。簡言之,若台籍人士因為家庭、經濟利益關係而在中國大陸境內習慣性居住,或連續六年內沒有一次出境至少一個月的人,就是中國大陸稅收居民,要主動在中國大陸境內申報全球所得及課稅。徐曉婷補充,當同時符合兩岸稅務居民身分時,恐發生要申報兩岸所得之義務,及重複課稅之議題。
二、評估境外收益風險及資產傳承
常見高淨值人士有海外收益及資產,由於兩岸均有CFC(Controlled Foreign Company)規定,許多境外免稅地區亦有經濟實質落地要求,中國大陸已加入CRS金融資訊交換、台灣亦有跨國稅務資訊交換機制,在全球反避稅環境下,高淨值人士境外收益及資產之偷逃稅風險將逐漸升高。徐曉婷建議,應按照最新法令及實質情況,重新評估高淨值人士之最適收益模式及持有資產模式。
三、盤點中國大陸資產,做好贈與或繼承安排
中國大陸目前並無特定部門可提供查詢資產清單之服務,建議高淨值人士應盤點並列冊在中國大陸之資產,避免意外來臨時無從找尋。目前雖然中國大陸尚未開徵遺贈稅,對於近親屬間贈與中國大陸股權,僅涉及印花稅;若贈與中國大陸不動產,則涉及印花稅及契稅,但若高淨值人士符合台灣遺贈稅法第3條之課稅主體,仍應主動申報台灣贈與稅。
當高淨值人士(符合台灣遺贈稅法第1條之課稅主體)在中國大陸留有遺產時,必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其繼承人的順序及繼承的「應繼分」,與台灣《民法》繼承編的規定不同。為了讓遺產明細清楚,且按照被繼承人意願傳承,建議應事先設立遺囑並在中國大陸辦理遺囑公證。
@
居安思危,從容面對
徐曉婷提醒,全球儼然已進入稅務透明化時代,面對當前國際稅收嚴征管趨勢,應隨時關注各國稅法的變化和動態、確認自身稅收身分與條件義務,以便及時調整財稅務策略,確保稅務合規。當財富累積達到一定規模,高淨值人士除了持續關注財富增長與資產保護議題外,更關心如何安全有效的傳承給合適的人。股權規劃、閉鎖型章程設計、遺囑、遺囑執行人指定、信託、保險、受益人指定都是常見傳承工具,若家族成員相當龐大,家族辦公室也成為高凈值人士管理家族事業和財富的首選。
@常見高淨值人士的稅務、財務風險
實務上,中國大陸常見下列高淨值人士的稅務及財務風險,在全球反避稅環境下,除了存在補稅及處罰風險外,亦間接影響資產傳承。
一、股權轉讓:為降低個人所得稅,利用陰陽合同低於市場公允價格轉讓股權二、資產轉移:在免稅地區設立公司,再透過關聯交易轉讓定價少繳稅款三、海外收益:在免稅地區設立公司間接控制外國公司,並保留股利不分配四、違規換匯:通過「地下錢莊」、私下與朋友交換,或利用「螞蟻搬家」方式違規換匯
@高淨值人士之提前部署
徐曉婷提醒,長年在中國大陸經營的台籍高淨值人士,由於可能涉及兩岸稅務居民身分及兩岸資產,應事前做好準備工作,說明如下:
一、檢視自身稅收身分,關注課稅範圍
擁有台灣護照也可能是中國大陸稅收居民,判斷標準有二:1.在中國大陸境內有住所,或者2.無住所但在中國大陸境內居住滿一年的個人,視為中國大陸稅務居民。簡言之,若台籍人士因為家庭、經濟利益關係而在中國大陸境內習慣性居住,或連續六年內沒有一次出境至少一個月的人,就是中國大陸稅收居民,要主動在中國大陸境內申報全球所得及課稅。徐曉婷補充,當同時符合兩岸稅務居民身分時,恐發生要申報兩岸所得之義務,及重複課稅之議題。
二、評估境外收益風險及資產傳承
常見高淨值人士有海外收益及資產,由於兩岸均有CFC(Controlled Foreign Company)規定,許多境外免稅地區亦有經濟實質落地要求,中國大陸已加入CRS金融資訊交換、台灣亦有跨國稅務資訊交換機制,在全球反避稅環境下,高淨值人士境外收益及資產之偷逃稅風險將逐漸升高。徐曉婷建議,應按照最新法令及實質情況,重新評估高淨值人士之最適收益模式及持有資產模式。
三、盤點中國大陸資產,做好贈與或繼承安排
中國大陸目前並無特定部門可提供查詢資產清單之服務,建議高淨值人士應盤點並列冊在中國大陸之資產,避免意外來臨時無從找尋。目前雖然中國大陸尚未開徵遺贈稅,對於近親屬間贈與中國大陸股權,僅涉及印花稅;若贈與中國大陸不動產,則涉及印花稅及契稅,但若高淨值人士符合台灣遺贈稅法第3條之課稅主體,仍應主動申報台灣贈與稅。
當高淨值人士(符合台灣遺贈稅法第1條之課稅主體)在中國大陸留有遺產時,必須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其繼承人的順序及繼承的「應繼分」,與台灣《民法》繼承編的規定不同。為了讓遺產明細清楚,且按照被繼承人意願傳承,建議應事先設立遺囑並在中國大陸辦理遺囑公證。
@
居安思危,從容面對
徐曉婷提醒,全球儼然已進入稅務透明化時代,面對當前國際稅收嚴征管趨勢,應隨時關注各國稅法的變化和動態、確認自身稅收身分與條件義務,以便及時調整財稅務策略,確保稅務合規。當財富累積達到一定規模,高淨值人士除了持續關注財富增長與資產保護議題外,更關心如何安全有效的傳承給合適的人。股權規劃、閉鎖型章程設計、遺囑、遺囑執行人指定、信託、保險、受益人指定都是常見傳承工具,若家族成員相當龐大,家族辦公室也成為高凈值人士管理家族事業和財富的首選。
最新生活新聞
-
-
環境部公告「禁止或限制製造、輸入、輸出、販賣、使用或排放之氫氟碳化物種類」及發布「氫氟碳化物管理辦法」以接軌國際公約
(15 分鐘前) -
富邦金控攜子公司以科技賦能金融 打造便捷數位服務 共獲The Asset Triple A Digital Awards三獎項肯定
(17 分鐘前) -
勞工局科員創新財務管理獎遴選廉潔楷模 接受陳其邁表揚
(19 分鐘前) -
壯世代法案爭議多 吳春城宣布請辭立委
(2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