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5 | 中央社
成年女性逾半腰圍過粗 醫籲母親節用擁抱關心健康
國內成年女性逾半腰圍過粗。醫師指出,女性常在產後、更年期2時期變胖,但腰圍每增10公分,心血管疾病風險就升3.4%,呼籲母親節大家透過「擁抱」關心媽媽腰圍健康。
母親節將至,台灣肥胖醫學會今天召開「抱抱媽咪就能量腰圍!」記者會,鼓勵所有孩子給媽媽、婆婆、女性長輩1個環手「擁抱」,簡易測量腰圍,關心她的心血管健康。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簡報說明,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19歲以上女性腰圍超標率達52.9%,45到64歲超標比例為59%,64到74歲甚至達75%。而其中成年女性肥胖的2大高峰時期,就是產後與更年期。
林文元指出,因懷孕期間飲食、坐月子習俗,導致75%婦女在產後1年仍無法回到懷孕前體重,且平均因懷孕滯留1.6到4.1公斤體重。更年期則因雌激素下降,代謝大幅減少,若活動量不足、飲食不當,腹部脂肪更易堆積,體重平均增加約3.4公斤,腰圍增加5.7公分。
演員趙小僑分享,自己以前怎麼吃都不會胖,但人工生殖求子期間卻開始發福,生下女兒後更所有心思都在孩子身上,直到感受到新陳代謝變慢,即使試過晚間空腹、積極運動等方法,都沒有用,隨便稍微吃頓豐盛一點的,就會小腹凸出。幸在醫生引導下,透過飲食有效控制體重。
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影響健康。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指出,「萬惡肥為首,百病胖為先」,肥胖與憂鬱、焦慮、哮喘、脂肪肝、膽結石、不孕、失禁、膝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背痛、痛風等200多種疾病有關。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吳至行說,腰圍反映內臟脂肪多寡,醫學研究發現,女性腰圍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上升3.4%:且腰圍大於88公分的女性,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為正常腰圍女性的5.53倍、糖尿病風險為5.38倍。
女性腰圍只要超過80公分,就屬於肥胖。林文元指出,160公分成人的雙手若繞過媽媽腰部,交疊握住手肘時,環抱內徑約為身高的一半,即為80公分,正好是女性的腰圍標準,因此母親節時可以透過此簡易方式,了解母親的腰圍是否超標。
母親節將至,台灣肥胖醫學會今天召開「抱抱媽咪就能量腰圍!」記者會,鼓勵所有孩子給媽媽、婆婆、女性長輩1個環手「擁抱」,簡易測量腰圍,關心她的心血管健康。
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簡報說明,根據國健署資料,台灣19歲以上女性腰圍超標率達52.9%,45到64歲超標比例為59%,64到74歲甚至達75%。而其中成年女性肥胖的2大高峰時期,就是產後與更年期。
林文元指出,因懷孕期間飲食、坐月子習俗,導致75%婦女在產後1年仍無法回到懷孕前體重,且平均因懷孕滯留1.6到4.1公斤體重。更年期則因雌激素下降,代謝大幅減少,若活動量不足、飲食不當,腹部脂肪更易堆積,體重平均增加約3.4公斤,腰圍增加5.7公分。
演員趙小僑分享,自己以前怎麼吃都不會胖,但人工生殖求子期間卻開始發福,生下女兒後更所有心思都在孩子身上,直到感受到新陳代謝變慢,即使試過晚間空腹、積極運動等方法,都沒有用,隨便稍微吃頓豐盛一點的,就會小腹凸出。幸在醫生引導下,透過飲食有效控制體重。
肥胖不僅影響外觀,更影響健康。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指出,「萬惡肥為首,百病胖為先」,肥胖與憂鬱、焦慮、哮喘、脂肪肝、膽結石、不孕、失禁、膝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背痛、痛風等200多種疾病有關。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吳至行說,腰圍反映內臟脂肪多寡,醫學研究發現,女性腰圍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上升3.4%:且腰圍大於88公分的女性,罹患高血壓的風險為正常腰圍女性的5.53倍、糖尿病風險為5.38倍。
女性腰圍只要超過80公分,就屬於肥胖。林文元指出,160公分成人的雙手若繞過媽媽腰部,交疊握住手肘時,環抱內徑約為身高的一半,即為80公分,正好是女性的腰圍標準,因此母親節時可以透過此簡易方式,了解母親的腰圍是否超標。
最新生活新聞
-
從家庭主婦變身美甲師 新住民參加桃竹苗分署職訓靠「指上功夫」創業有成
(2 小時前) -
雲林榮服處扎根在地照顧榮民 穩健推進6大服務核心
(2 小時前) -
桃竹苗分署職訓助攻有成 新住民從家庭主婦華麗轉身變成專業美甲師
(2 小時前) -
名間鄉子弟陳銘真回饋鄉里 捐贈特製型輪椅傳遞大愛
(2 小時前) -
臺東榮服處分區座談結合地區社福資源 宣導榮民權益服務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