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後初老症狀上身?最美營養師高敏敏:從6大營養著手逆轉力不從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衣綸/台北報導
年過30,不少人開始出現初老徵兆,例如忘東忘西、代謝變慢、甚至沒做什麼卻腰痠背痛,令人心有餘悸。營養師高敏敏提醒,這些變化與人體自然老化有關,但透過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有機會延緩老化、維持身心活力。
高敏敏指出,隨著年齡增長,骨質流失速度增加,若未適時補充鈣質、維生素D與鎂,將提高老年骨折風險。建議民眾透過牛奶、綠色蔬菜補充鈣與鎂,並適度曬太陽以促進維生素D合成。此外,規律運動也能強化肌力,有效支撐骨骼結構。
進入30歲後,許多人明顯感覺代謝變慢。高敏敏表示,維生素B群參與能量代謝,維生素C則具抗氧化功能,有助膠原蛋白合成。搭配充足水分、良好睡眠與適度運動,有助維持高效新陳代謝。
排便不順亦是常見問題之一。高敏敏建議,每日應攝取至少25至30克的膳食纖維,相當於五份以上的蔬果。同時搭配優質脂肪來源,如酪梨、堅果,有助腸道潤滑與蠕動,並提醒成人每日應攝取1500至2000cc水分,促進腸胃順暢。
出現健忘或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腦部營養不足的信號。高敏敏建議,可透過攝取深海魚類補充富含DHA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活化腦細胞;同時補充卵磷脂,有助維持神經細胞健康,對記憶力及情緒穩定皆有正面影響。
免疫力下降、容易感冒也與營養有關。高敏敏表示,足夠的蛋白質與鋅可促進免疫細胞生成;而紅、綠、紫等各色蔬果中含有豐富植化素,具有抗發炎與抗氧化功能,有助提升身體整體防禦力。
年齡增長常伴隨關節軟骨磨損。補充葡萄糖胺有助於軟骨修復,可從甲殼類、山藥、海藻等食物中攝取;同時魚油中的Omega-3也具有抗發炎效果,有助舒緩關節不適。
高敏敏提醒,雖然人體老化無法避免,但透過均衡營養、良好作息與運動習慣,能大幅延緩初老症狀的發生。若持續出現明顯不適,建議尋求醫師或營養師協助,進行更進一步的健康評估與飲食建議。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中通HAKKA趣味童樂會518登場 江啟臣、林谷隆力推客家文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生活新聞
-
-
台中通HAKKA童樂會5/18東勢登場 數位力結合客家文化歡度親子時光
(6 小時前) -
中彰榮家健康講座 守護住民長輩健康及正確用藥知識
(7 小時前) -
臺南廟宇捐資奇美醫千萬打造無障礙社區健康巡迴車 守護婦女健康
(7 小時前) -
2025/05/08 空氣品質說明(22:00)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