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24 | 周刊王

少子化海嘯1/私校科大恐掀「畢業潮」? 大學教授淪招生人員「1人扣打拉5名學生」

少子化海嘯1/私校科大恐掀「畢業潮」? 大學教授淪招生人員「1人扣打拉5名學生」
2023年出生率再創新低,少子化海嘯讓私立大專校院學生人數直線下降,專家預估4年後恐怕會倒掉一堆學校。(示意圖/報系資料照)

[周刊王CTWANT] 少子化趨勢不可擋,90年代廣設大學的惡果開始反噬,過去10年有11間大專院校關門,今年七月一口氣共4所私立大學退場,創教育史上首見,教育界人士更預估,「2028年將有40所私校在溺水邊緣,恐掀私校科大畢業潮。」為求生存,私校卯足勁招攬學生,一名私大教授感嘆地向CTWANT記者說,「我一個人的『扣打』是拉5名學生入校,否則就會被扣考績,沒年終!」

台灣已連續3年人口負成長,出生率更是逐年下降,國發會2022年曾預測2028年台灣新生兒將未達14萬人,但現實情況比預估更嚴峻,2022年就已提早跌至13萬8986人;而2023年再創新低,僅有13萬5571人。

受到少子化風暴影響,根據教育部統計,從2014至2023年間,共計11所大專校院停辦,今年更一口氣增加4所私立大學,分別是大同技術學院、東方設計大學、環球科大及明道大學,將於7月底停辦。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6月13日在立法院詢時坦承,大專校院新生人數111學年起已減至20萬人以下,預估117學年將降至最低點(虎年效應),預估新生數僅15.7萬多人。

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受訪表示,大專校院目前共有103所私校,若以未來每年17萬7000名新生來估計,約有12萬人可就讀公立學校,剩下5、6萬人只夠大約50所私校正常經營,也就是說,到了2028年至少有40所私校要退場或轉型。

私立大專校院的困境迫在眉睫,因此教育部今年2月起補助私立大學學生每人每年學雜費3.5萬元,盼有助私校招生,但從113年大學分發結果觀察,這項政策似乎效果有限。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組長連昭雯表示,今年分發後的招生缺額計1萬1671個,雖然比去年1萬6121個,減少4450個,但就算是頂大仍有不少缺額,例如台大缺178個、台師大缺119個。至於缺額最多的前3名學校分別是銘傳667個、文化591個、淡江513個。連昭雯認為,私校缺額仍然相當多,難以看出補助政策有助招生。


少子化海嘯1/私校科大恐掀「畢業潮」? 大學教授淪招生人員「1人扣打拉5名學生」
招生成為私校求生的關鍵,除了在大學博覽會祭出高額獎學金,教授們也必須一個個致電給學生說明,只盼能提升就讀率。(圖/報系資料照)

「招生壓力真的好大!」任職於中部私立科大的張教授向CTWANT透露,最近適逢招生季,幾乎每天都在「搶學生」。「我已經經營很久了,從高二開始就會入班宣傳,最近就要一個個打電話說服學生就讀我們學校,學校給每個教授的『扣打』是一人找5個學生,有時候教授彼此之間還會互搶學生,相當競爭!」

張教授嘆道,以前不曾想過當教授竟然也會淪為招生人員,但幾年前少子化愈來愈明顯之後,為了飯碗也只能乖乖幫忙招生。「當然也有教授不願意幫忙招生,或是沒完成『扣打』,那就會被扣考績,可能沒有年終獎金,甚至直接砍薪水,而且金額可能多達數萬元。」

為了招生業績,許多私大教授會刻意討好高中老師,尤其是私立高中職這些目標族群。「這些教授會幫私立高中職的學生指導科展或其他作品,讓學生的學習歷程更豐富,為了回報,私立高中職的老師就會幫私大教授招生,承諾給多少位學生名額。」張教授說。

私立大專校院的惡劣環境,讓許多教授都想出走,努力數年,張教授目前已經成功轉到公立大專校院。「雖然這間公立學校的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但我必須把握機會,所以家人會繼續待在中部,我就一個人先去外地教書。」

資深教授拼命尋求轉任公立學校,而年輕教授則選擇到業界發展,不願踏入搖搖欲墜的教場,但這樣每況愈下的師資只會讓私立大專校院陷入惡性循環的狀況,再加上少子化海嘯,私校科大的畢業潮恐怕愈演愈烈。


少子化海嘯1/私校科大恐掀「畢業潮」? 大學教授淪招生人員「1人扣打拉5名學生」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