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5°
( 15° / 15° )
氣象
2025-02-20 | 報新聞

部苗營養師以「我的餐盤」教你吃出健康

圖:部苗響應222營養師節辦理快閃活動,由營養師以「我的餐盤」幫助民眾更容易了解「均衡飲食」的執行方法(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提供)

記者梁珍彗/苗栗報導


響應2月22日營養師節,衛福部苗栗醫院特別提前於門診大廳安排了一場以「我的餐盤」為主題的健康快閃活動,希望幫助民眾更容易了解「均衡飲食」的執行方法,並能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有效實踐健康飲食生活型態。


衛福部苗栗醫院林于茹營養師表示,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最新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17-2020年)報告資料顯示,19歲以上族群,每2人就有1人體位為過重或肥胖,每2人就有1人血壓過高(高血壓前期/高血壓),每3人就有1人血糖過高,血脂肪比例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皆呈上升的趨勢。



圖:營養師於快閃活動中,以1:1紙卡讓民眾放在手上比一比,感受健康餐盤的食物分量大小(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提供)

林于茹營養師指出,大多數人在食物選擇上存在著高油、高鈉及高糖的隱憂。林營養師進一步說明,高油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攝取過多,易增加壞膽固醇降低好的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鈉是造成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原因之一,進而增加心臟的負擔。高糖攝取會造成血糖波動、代謝異常、增加代謝症候群風險等。另平均只有2成國人達到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之建議之每日5份蔬果(蔬菜>3份)攝取量,在在顯示有近8成的國人陷入低纖飲食危機中。


營養師林于茹說明,「我的餐盤」是一個將六大類食物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份數以相對比例方式呈現的概念,讓每日三大營養素佔總熱量比趨於建議值(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質:10-20%、脂質:20-30%),也使「均衡飲食執行方法」得以更「具體化」,降低民眾誤入高油、高糖、高鈉的陷阱裡,提升膳食纖維攝取量,有利於保護心血管、胰臟、肝臟等器官,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民眾用餐時只要掌握「我的餐盤」原則,就可以滿足營養需求增進健康。



圖: 營養師教民眾善用「我的餐盤」口訣及拳頭、掌心,即可暸解每餐六大類食物要吃的量(圖片來源:林于茹營養師製)

林營養師教民眾善加利用「我的餐盤」簡易口訣及拳頭、掌心,即可暸解每餐六大類食物要吃的量。「我的餐盤」六句口訣:1.每天早晚1杯奶(1杯240毫升)。2.每餐水果拳頭大(一般小碗約八分滿)。3.菜比水果多一點(顏色多元且1/3為深色蔬菜Ex:菠菜.空心菜)。4.飯跟蔬菜一樣多(1/3為未精製全榖雜糧類Ex:糙米.紫米.藜麥)。5.豆魚蛋肉一掌心(選擇脂肪含量低的來源,豆>海鮮>蛋>肉)。6.堅果種子一茶匙(相當於大拇指第一指節Ex:開心果5顆.腰果2顆)。


林營養師補充表示,不限餐盤形式及大小,熟記餐盤六口訣,處處皆可有餐盤,隨時將餐盤帶著走,依照口訣夾取對應種類食物的份量,就可以讓你每餐營養均衡又充足。


The post 部苗營養師以「我的餐盤」教你吃出健康 appeared first on 報新聞 Mega News.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