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8° )
氣象
2024-06-16 | 台灣好報

好書何妨讀百回/朱少建

朱少建

夏日午後,太陽似乎要將一切都曬化了。而我,一本書,一杯茶,沉浸在書的海洋裏享受清涼。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正如朱熹所言,書籍便是我心靈的源頭活水,每次閱讀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好書,真的值得反復讀。

今天,我再次翻開那本不知讀過多少遍的《紅樓夢》。書中的人物,仿佛是老朋友,每一次相遇都有新的故事。賈寶玉的多情,林黛玉的聰慧,薛寶釵的溫婉……他們在我眼前跳躍,演繹著那個時代的悲歡離合。

讀到黛玉葬花那一段,“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黛玉的才情與悲情交織,讓人為之動容。而寶玉的“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又讓人忍俊不禁,這不就是那個時代的“高富帥”嗎?

正當我沉浸在書中的世界時,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是好友老楊打來的。

“喂,你還在看那本《紅樓夢》啊?都看了多少遍了,不膩嗎?”老楊電話那頭大聲嚷嚷。

我笑了笑,說:“好書猶如美人,百看不厭。每次讀都有新的感受,怎麼會膩呢?”

老楊不以為然:“我倒是覺得,讀那麼多遍,情節都知道了,還有什麼新鮮感?”

我頓了頓,說:“其實,讀書不僅僅是為了知道情節,更多的是為了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思想。就像喝茶一樣,每一口都有不同的味道。”

掛斷電話後,我繼續沉浸在《紅樓夢》的世界裏。讀到晴雯撕扇那一段,我仿佛看到了那個倔強而又命運多舛的女子,在命運的漩渦中掙扎。她的遭遇,讓我深感同情;她的堅強,又讓我為之敬佩。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時間流逝,轉眼已是傍晚時分。我合上書本,望著窗外的夕陽,心中感慨萬千。好書如同一位智者,每一次對話都能讓人受益匪淺。

晚飯時,我與家人分享了讀書感悟。愛人調侃:“看來你是中了書蠱,無可救藥了。”接著又若有所思道:“不過話說回來,一本好書,其實與生活很相似。每一天,日出日落,看似平淡,卻又常含新意。只有深入進去,反復咀嚼,方能體會其中三昧。”

確實,一本佳作宛如生活的精緻縮影,每一次翻閱,都能發掘出不同的見解與情感體驗。唯有多讀幾遍,深入探究,方能真正領悟書中之精髓,以及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獨特韻味。

夜幕降臨,我再次捧起那本《紅樓夢》。這一次,我仿佛看到了更多的人生百態和世間萬象。

這個夏天,我除了在《紅樓夢》的瑰麗世界裏流連忘返,還再度品味了《圍城》與《百年孤獨》的深刻意蘊。接下來,我打算重溫《三體》與《人類簡史》等圖書。我想,這每一本好書,都在悄悄滋養我的心靈,漸漸豐盈我的思想。

是啊!好書何妨讀百回,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和昇華。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地成長和進步。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