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5 | ShareLife
以往認為孕婦要多臥床休息,其實享受運動也是每一位孕婦該有的權利。烏烏醫師身為一個熱愛運動的婦產科醫師,除了是馬拉松比賽的常客,也參加過健力比賽,她不僅顛覆你對婦產科醫師的想像,更致力於顛覆一般人加諸在孕婦身上的刻板印象。台灣從2020年人口呈現負成長,新生兒出生率愈來愈低,高齡產婦比例則是往上攀升的,很大的原因在於女性教育程度變高,生育在她們的人生選擇順序往往是被擺在後面,當女性準備投入生育時年紀都比較大了。高齡產婦不只流產的機率比較高,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也比年輕媽媽來得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個人的肌力、體力跟骨質、大概30歲之後就會開始往下掉,現在的媽媽都是在體力已經在下坡的時候才生產,相對的她可能遇到更大的風險與併發症。
初產婦年齡提高 生產風險增加
隨著初產年齡的提高,2019年的統計發現孕產婦的死亡率創下10年來的新高,因為年紀大的媽媽就容易產生更多的併發症,但其實最恐怖的是孕婦長期臥床所導致的肺栓塞血栓,因為懷孕的過程中身體的凝血功能變好,導致血栓塞發生比例提高。以往認為坐月子就是應該一直臥床休息,但其實產後長期臥床是會增加血栓的風險,這個時候孕期及產後運動就十分重要了 。
孕婦運動不會導致流產跟早產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運動不會增加早產或流產的風險,運動也不會輕易的就讓羊水破掉,更不會影響胎位。早產發生的原因有感染、子宮閉鎖不全、三胞胎或是曾發生早產等因素,跟運動、搬家、甚至拍肩膀都沒有關係。胎兒在子宮裡,並不會因為媽媽跑步就撞到,也不會因為媽媽做瑜珈倒立就頭暈眼花。
此外,大部分早期流產就是空包蛋、萎縮卵,因為染色體是不正常的,這種狀況下即使媽媽一直臥床,胎兒的心跳也不會回來,最終還是可能會流產。
運動好處多 改善孕期生活品質
運動可以控制血壓、體重、血糖,懷孕期間容易有水腫、脹氣的情形,都可以藉由運動改善,腹直肌妊娠紋也可以透過規律的核心運動改善。懷孕過程中,肚子愈來愈大,身體一直被往前拖,下背痛、恥骨痛、膝蓋痛等情形,也可以靠強大的肌力跟身體控制來做改善。孕期後期時,媽媽很容易睡不好、精神差,透過運動也可以改善睡眠品質,讓精神及氣色都變得更好。
不過有些不適合懷孕期間的運動,例如:水肺潛水,因為會導致潛水夫病,高海拔的跑跳運動,會導致媽媽缺氧。另外,籃球、橄欖球等比較容易撞擊到腹部的運動也應該要禁止,但不是說孕婦就不能去籃球場投籃,而是不要玩一些競爭性的運動。還有滑雪、騎馬、攀岩等運動傷害風險較高,就應該盡量避免。
持續運動有助於產後恢復
孕期開始就要持續運動,如果孕婦前8個月都實行能坐不要站,那她到了後期還會有體力去爬樓梯嗎?還能深蹲嗎?因此運動這件事情不是最後一個月再開始衝刺就會有幫助的。
孕期可以做得事情非常多,跑步、肌力訓練,可以做瑜珈,懷孕期間腰椎負擔非常大,可多練習腰椎伸展。在孕期的肌力訓練可做為良好的身體控制讓生產時更有力量,訓練骨盆肌避免尿失禁、加強胸背有一個良好的支撐跟站姿, 維持下半身的負重減少痔瘡及靜脈曲張的發生。
媽媽請記得多愛自己一點
研究統計產後的媽媽有1/7出現憂鬱的狀況,烏烏醫師認為,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肚子裡的小孩,要多花一點時間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產前開始就運動,透過教練教導如何用背肌施力,避免之後彎腰駝背。她希望可以持續強壯每個孕婦,用科學的角度,消弭加諸在女性身上不科學的迷思, 希望大家在關心孕婦的同時,更要尊重孕婦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不是一個孵蛋器,女人即便當了媽媽,也還是有權利做她想做的事情。
資源補給
育兒親職網
https://babyedu.sfaa.gov.tw/mooc/index.php
國民健康署- 孕產婦關懷網站
https://mammy.hpa.gov.tw/
備註:本篇內容摘引自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10年3月6日辦理2021年慶祝國際婦女節系列活動「Feel No Fear無畏的力量-勇氣論壇」之講座內容。
如欲回顧當日論壇詳情,請連結至:
【上午場】https://www.facebook.com/sfaa.gov.tw/videos/242204227542408/
【下午場】https://www.facebook.com/sfaa.gov.tw/videos/3766828910032004/
Text_Vanilla Chiou
延伸閱讀//用勇敢為自己築一座燈塔,重新定義我們自己的力量
延伸閱讀//願她們被這個社會溫柔以待
圖片來源:unsplash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女人瘋 iwoman.sharelife.tw」
享受運動是每一位孕婦的權利
以往認為孕婦要多臥床休息,其實享受運動也是每一位孕婦該有的權利。烏烏醫師身為一個熱愛運動的婦產科醫師,除了是馬拉松比賽的常客,也參加過健力比賽,她不僅顛覆你對婦產科醫師的想像,更致力於顛覆一般人加諸在孕婦身上的刻板印象。台灣從2020年人口呈現負成長,新生兒出生率愈來愈低,高齡產婦比例則是往上攀升的,很大的原因在於女性教育程度變高,生育在她們的人生選擇順序往往是被擺在後面,當女性準備投入生育時年紀都比較大了。高齡產婦不只流產的機率比較高,高血壓、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的風險也比年輕媽媽來得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個人的肌力、體力跟骨質、大概30歲之後就會開始往下掉,現在的媽媽都是在體力已經在下坡的時候才生產,相對的她可能遇到更大的風險與併發症。
初產婦年齡提高 生產風險增加
隨著初產年齡的提高,2019年的統計發現孕產婦的死亡率創下10年來的新高,因為年紀大的媽媽就容易產生更多的併發症,但其實最恐怖的是孕婦長期臥床所導致的肺栓塞血栓,因為懷孕的過程中身體的凝血功能變好,導致血栓塞發生比例提高。以往認為坐月子就是應該一直臥床休息,但其實產後長期臥床是會增加血栓的風險,這個時候孕期及產後運動就十分重要了 。
孕婦運動不會導致流產跟早產
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運動不會增加早產或流產的風險,運動也不會輕易的就讓羊水破掉,更不會影響胎位。早產發生的原因有感染、子宮閉鎖不全、三胞胎或是曾發生早產等因素,跟運動、搬家、甚至拍肩膀都沒有關係。胎兒在子宮裡,並不會因為媽媽跑步就撞到,也不會因為媽媽做瑜珈倒立就頭暈眼花。
此外,大部分早期流產就是空包蛋、萎縮卵,因為染色體是不正常的,這種狀況下即使媽媽一直臥床,胎兒的心跳也不會回來,最終還是可能會流產。
運動好處多 改善孕期生活品質
運動可以控制血壓、體重、血糖,懷孕期間容易有水腫、脹氣的情形,都可以藉由運動改善,腹直肌妊娠紋也可以透過規律的核心運動改善。懷孕過程中,肚子愈來愈大,身體一直被往前拖,下背痛、恥骨痛、膝蓋痛等情形,也可以靠強大的肌力跟身體控制來做改善。孕期後期時,媽媽很容易睡不好、精神差,透過運動也可以改善睡眠品質,讓精神及氣色都變得更好。
不過有些不適合懷孕期間的運動,例如:水肺潛水,因為會導致潛水夫病,高海拔的跑跳運動,會導致媽媽缺氧。另外,籃球、橄欖球等比較容易撞擊到腹部的運動也應該要禁止,但不是說孕婦就不能去籃球場投籃,而是不要玩一些競爭性的運動。還有滑雪、騎馬、攀岩等運動傷害風險較高,就應該盡量避免。
持續運動有助於產後恢復
孕期開始就要持續運動,如果孕婦前8個月都實行能坐不要站,那她到了後期還會有體力去爬樓梯嗎?還能深蹲嗎?因此運動這件事情不是最後一個月再開始衝刺就會有幫助的。
孕期可以做得事情非常多,跑步、肌力訓練,可以做瑜珈,懷孕期間腰椎負擔非常大,可多練習腰椎伸展。在孕期的肌力訓練可做為良好的身體控制讓生產時更有力量,訓練骨盆肌避免尿失禁、加強胸背有一個良好的支撐跟站姿, 維持下半身的負重減少痔瘡及靜脈曲張的發生。
媽媽請記得多愛自己一點
研究統計產後的媽媽有1/7出現憂鬱的狀況,烏烏醫師認為,孕婦在懷孕的過程中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肚子裡的小孩,要多花一點時間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產前開始就運動,透過教練教導如何用背肌施力,避免之後彎腰駝背。她希望可以持續強壯每個孕婦,用科學的角度,消弭加諸在女性身上不科學的迷思, 希望大家在關心孕婦的同時,更要尊重孕婦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她不是一個孵蛋器,女人即便當了媽媽,也還是有權利做她想做的事情。
資源補給
育兒親職網
https://babyedu.sfaa.gov.tw/mooc/index.php
國民健康署- 孕產婦關懷網站
https://mammy.hpa.gov.tw/
備註:本篇內容摘引自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10年3月6日辦理2021年慶祝國際婦女節系列活動「Feel No Fear無畏的力量-勇氣論壇」之講座內容。
如欲回顧當日論壇詳情,請連結至:
【上午場】https://www.facebook.com/sfaa.gov.tw/videos/242204227542408/
【下午場】https://www.facebook.com/sfaa.gov.tw/videos/3766828910032004/
Text_Vanilla Chiou
延伸閱讀//用勇敢為自己築一座燈塔,重新定義我們自己的力量
延伸閱讀//願她們被這個社會溫柔以待
圖片來源:unsplash
若分享內容有侵害您的圖片版權,請來信留言告知,我們會及時加上版權信息,若是您反對使用,本著對版權人尊重的原則,會儘速移除相關內容。聯絡信箱:service@sharelife.tw
原文在此│更多資訊請至「女人瘋 iwoman.sharelife.tw」
最新生活新聞
-
-
南市榮服處感謝領士班校友總會 捐贈愛心物資關懷榮民眷
(7 分鐘前) -
群書治要×貞觀政要國際學術研討成大登場 推傳統文化創新與實踐
(17 分鐘前) -
2024客庄找茶文化季登場 千人健走遊茶鄉
(19 分鐘前) -
新北教育計畫學習社會情緒 培育優秀公民
(20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