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24 | 品觀點

國會改革法案覆議失敗轉向釋憲 學者擔憂應避免

國會改革法案覆議案在立法院未能通過,行政院將採取憲政救濟手段,總統賴清德也正式宣布,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還強調「國會理當改革,但不應該任意擴權」。對此,法律學者指出,國會改革法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後已成為有效法律,除非該法案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否則不應聲請暫時處分。還建議立法院與行政院自行解決紛爭,呼籲大法官避免介入政治問題。



總統賴清德於24日上午發表任內首次談話時表示,將公布《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和《中華民國刑法》修正案,不過,基於守護憲政秩序、保護人民權利,他也宣布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國會理當改革,但不應該任意擴權」。最後強調無論釋憲結果為何,朝野都必須尊重且接受。



賴清德強調,分立的權力,應本於憲法,獨立運作,互相尊重;而監督制衡,更應該合乎憲法責任政治的制度設計。因此,反對國會擴權,不是反對國會改革;國會理當改革,但不應該任意擴權。改革國會的方式更應該合法、合憲。



尤其,立法院的調查權,不能侵害司法權和監察權,最重要的是,不能侵害人民的「隱私權」、「營業秘密」,以及「不表意的自由」等基本權利。因此,基於守護憲政秩序、保護人民權利,將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以及暫時處分。



對於申請釋憲,政大法學院副教授廖元豪認為,即使此案進入憲法法庭,大法官也難以全部宣告所有條文違憲。根據往例,大法官可能會挑選一至兩個條文判定違憲,其餘條文仍然合憲。世新大學法律學院客座副教授高思博也表示,國會改革法案已經生效,除非該法案會對所有人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否則不應聲請暫時處分。



另外,國民黨立委羅智強表示,本屆大法官全由民進黨提名,若最後大法官決定作出暫時處分凍結法律效力,甚至通過釋憲案,將會造成立法院被民進黨大法官直接廢除的憲政危機。



而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則認為,民進黨無法像過去一樣控制整個國會,現在試圖通過拖延戰術來阻礙國會改革,讓國會陷入泥淖,阻止其監督行政部門。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表示,國會改革的爭議已經超越了投票議決的層面,成為民眾輿論關注的焦點。隨著越來越多民眾認識到國會改革的重要性,民進黨面臨的壓力將會增加,即便他們試圖拖延改革進程。



對於釋憲案,網紅陳沂在臉書批評,聽聞苗博雅於覆議案被否決當晚,在青島東路宣講說「人民會願意做大法官的後盾」;她怒批,「真的很傻眼!身為一個法律人,現在是要用輿論來左右司法獨立嗎?」。苗博雅稱「台灣人會願意做大法官的後盾」,是利用輿論干預司法。



苗博雅表示,有藍委在攻擊大法官並拒絕承認判決效力,大法官的判決如果其他憲政機關拒絕接受,就會變成憲政危機。總統和其他四院都應該承認大法官判決的效力。她希望公民來做大法官的後盾,維護憲政秩序,而不是用輿論左右大法官。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