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4-06-04 | 上報

原民禁伐補償金每公頃增至6萬元 原民會嘆:排擠其他預算

原民禁伐補償金每公頃增至6萬元 原民會嘆:排擠其他預算

立法院院會今天(4日)處理「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部分修正條文,把原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從每年每公頃3萬元,提高至6萬元,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朝野協商時拒絕簽字,但最終以60票贊成、46票反對,表決通過。

現行「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及造林回饋條例」明定,禁伐補償每年每公頃3萬元,但許多原民立委認為金額過低,無法平衡物價與原住民生計,各自提案主張提高金額5至6萬元,由於民進黨團不支持,經朝野協商近2小時仍無法獲得共識。

原民會主委曾智勇表示,原民會明年預算約125億左右,若補償金從3萬元,調升至6萬元,幾乎占整體預算20%,再加上70%的法律義務支出,幾乎只剩下10%,可以照顧原民族人,導致很多業務無法推動。

無黨籍原民立委高金素梅也指出,2015年禁伐補償金三讀通過時,也沒有行政院版本,「難到這8年發放補償金是違法發放嗎?」金素梅批評,前行政院長陳建仁曾表示,該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會去找預算,但現在卻改口稱,增加25億元會排擠原民會預算,「才多25億,會如何影響中華民國的財源?」

(延伸閱讀:傅崐萁推7/16通過花東交通三法 賴士葆:這有那麼急嗎?

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則強調,農業部造林獎勵每年每公頃3萬元,經濟部植樹保林獎勵每年每公頃2到4萬,若原民保留地禁伐補償金,增加到6萬元,「公平性、衡平性何在?」

不過,該修法在表決中,確定通過,從2025年起,禁伐補償金額度,從每年每公頃新台幣3萬元,調升至6萬元,且每2年調整1次,由中央主管機關,參照中央主計機關發布的最近一年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前次調整之前1年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公告調整,但成長率為零或負數時,將不會調整。(責任編輯:殷偵維)

最新政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