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6° / 27° )
氣象
2024-06-23 | 台北市政府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新聞稿
發稿單位:陽明山公園管理所

發稿日期:113年6月23日

發稿時間:9:30

新聞聯絡人:劉玉華

業務聯絡人:陳彥材

聯絡電話:28832130#201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雙溪濕地公園為「臺北科學藝術園區」形塑計畫中的一環,經過市府團隊各局處的努力,將原有的荒地注入活水誕生此座公園,公園內除了有基本淨化水質功能外,還藏著許多設計的巧思及亮點,非常值得大家來踩點體驗。

溼地具有強大的生態淨化作用,可以改善水質,因而又有「大地之腎」的美名,然而人類社會的拓展開發與環境變遷,造成濕地逐漸消失,在許多國家的政府與環保團體的共同努力之下,國際濕地公約常委會於1996年10月確立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提高大家對濕地的認識,促進濕地保護,北市近年亦積極進行溼地的營造。

公園處處長藍舒凢表示,雙溪濕地公園為臺北市生態公園之一,相關維護管理亦十分重要,公園處依據環保署「人工濕地參考手冊」的維護管理計畫為基準,並廣納各單位及專家學者對濕地公園維護之建議,特別針對雙溪濕地公園編制後續維護管理計畫,以利相關維護管理工作之推進,之後亦會依照執行狀況做滾動式之檢討及修正。公園的規劃理念是導入士林抽水站前池水源,利用自然功能的植被、土壤及生物等,將廢水進行二次處理的淨化程序,污水經過多樣化的水利單元配置(沉澱池、第一密植區、開放水域、第二密植區及生態池)、各式水生植物及喬灌木等植栽配置,來降低水源中氮、磷及懸浮固體等污染物,以達到水質淨化功能,溼地公園除了可作為汙水淨化之環境教育場所外,還可以提供市民踏青親近水岸,並體會大自然淨化流水的神奇力量。

公園處陽明所主任陳彥材說明,雙溪濕地公園所在地原為一混凝土大客車停車場,大地處闢建完成公園後,續由公園處接續維護管理之責,該公園為人為營造的濕地,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工濕地」,用來彌補過去所破壞的濕地環境。雙溪濕地公園內有幾個特色景點,其中「水中步道」以緩坡廊道式設計,有一種漸進漫步走入水中的感覺,可平視如鏡的水面,及俯瞰多樣水生植物,於廣場中心駐足停留,彷彿佇立在水一方,感受被水包圍的感覺,也是一種難得的有趣體驗,您絕對不能錯過。除了水中步道外,來此也可以走上展望平台該平台為園區制高點,可俯瞰公園全景,另外,隱藏在園區中的愛心造型沉澱池也待訪客細細尋覓。當黃昏太陽西沉時刻,這裡是最佳觀看落日的地方,金色光芒映照雙溪河面,波光粼粼彷如灑下了一層金粉,值得放慢腳步來靜心欣賞這份美好。

從原有的混擬土大客車停車場搖身一變為自然美景的人工溼地,走在這公園裡格外令人感動,是多少人努力背後的心血結晶,建議大家可以駐足深入了解每個生態池淨化的原理,透過這種生態池的循環漸進改善水質,對環境是一種善的循環,當耳邊傳來鳥兒的嬉戲聲,並在樹叢中玩起了捉迷藏,這畫面如此可愛,迎風伴隨著涓涓流水聲,近期的雙溪濕地公園活力滿分,呼喚還沒朝聖過的朋友們,趕快呼朋引伴來場身心淨化之旅。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 最佳落日觀景點 雙溪溼地公園暗藏設計巧思待尋覓

最新政府消息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