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1 | 科技島

拒絕蘋果又忽視GPU 英特爾慘輸輝達



拒絕蘋果又忽視GPU 英特爾慘輸輝達


英特爾曾經是電腦晶片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但基於錯失的機遇和戰略失誤,目前該公司正在半導體領域苦苦掙扎。


編譯/莊閔棻




科技界發生了驚人的轉變,輝達迅速超越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市值飆升至 3.42 兆美元,然而,事實上這場勝利本來應該是屬於另一家科技巨頭英特爾的,儘管英特爾曾經是電腦晶片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但基於錯失的機遇和戰略失誤,目前該公司正在半導體領域苦苦掙扎。





拒絕蘋果又忽視GPU 英特爾慘輸輝達
英特爾是全球營收最大的半導體晶片製造商之一。圖取自英特爾



錯失與蘋果合作機會




在2006年,時任英特爾CEO的Paul Otellini拒絕了蘋果聯合創始人賈伯斯(Steve Jobs)的合作邀請,當時賈伯斯希望英特爾為尚未發布的iPhone製造晶片,但因為蘋果願意支付的價格低於英特爾的成本預測,Otellini卻認為這一提議在經濟上不可行而拒絕,這一決定讓英特爾錯失了進入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黃金機會,錯過了巨大的市場增長。




更多新聞:台積電開始生產英特爾3 奈米製程CPU




對GPU市場的忽視




此外,在AI和圖形處理領域,GPU(圖形處理單元)變得越來越重要,但英特爾卻未能成功開發出有競爭力的GPU。相較之下,輝達則抓住了這一機會,設計出針對AI和高性能計算的強大GPU,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缺乏創新與適應能力




英特爾在個人電腦和數據中心晶片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這種成功也讓公司陷入了自滿,並在當市場趨勢轉向行動設備和雲端計算時,英特爾因為未能及時調整其戰略和產品組合,而失去了在新興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內部結構問題




英特爾的管理結構過於複雜,決策過程緩慢,導致在快速變化的科技市場上反應遲鈍,未能及時推動必要的技術轉型和市場策略調整,最終錯失了多次關鍵機會。




市場競爭加劇




英特爾的競爭對手如台積電和三星都在製造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提供了更先進的製程技術和更具成本效益的產品,這些公司的迅速崛起,搶占了大量市場,使英特爾在晶片製造領域的競爭力下降。英特爾曾經是全球第六大最有價值公司和領先的半導體製造商,但現在價值上排名卻掉到第 69 位,在半導體收入方面排名第二,落後台積電,有時甚至落後於三星。




參考資料:Fortune



這篇文章 拒絕蘋果又忽視GPU 英特爾慘輸輝達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