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6-11 | 新頭條

縣長接見總統教育獎得主 勉勵朝夢想勇敢前進

縣長接見總統教育獎得主 勉勵朝夢想勇敢前進

記者蘇凱中/宜蘭報導


宜蘭縣長林姿妙11日於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表揚本縣榮獲「2024年總統教育獎」的3位總統教育獎得主陳誼臻、梁明秀及林子陽以及2位總統教育獎奮發向上獎得主李昆昌及張欣如。


林姿妙表示,這5位學子獲教育界最高殊榮《總統教育獎》的高度肯定為宜蘭之光,身處逆境,不向命運低頭,充分展現生命力,共好互助溫馨,活出生命感動,也展現生命的韌性與價值,對未來抱持希望與憧憬,立定目標,創造屬於自己可見的未來,他們以生命感動生命,極具有教育意義,亦是生命教育的楷模,更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也期許未來成就最好的自己,繼續朝夢想勇敢前進。


就國立羅東高級商業職業學校陳誼臻,自小和母親、外婆相依為命,母親因紅斑性狼瘡所苦,無法正常工作,他曾一同與外婆撿拾資源回收,並理解辛難工作,養成節儉,喜好如唱歌、烘培、咖啡拉花、上臺表演,閩南語朗讀、演講、版畫與硬筆書法等才藝,在校內外的競賽中曾獲佳績,校園內外都擔任著重要職務,讓她磨練溝通協調技能、組織能力、企劃能力,以及領導力,現為學校培育的技藝競賽儲備選手;平日課餘也會抽空參加志工活動,曾與宜萱兒少歌仔戲團公益演出活動,三年服務時數至少超過400小時,其孝行表現也讓她獲得地方與全國孝行獎等多項殊榮。未來希望可以就讀社工學系,當一名社工師協助需要協助的人。


就讀利澤國中9年級的梁明秀,父母離異,由65歲父親獨力撫養2兄姊(身心障礙)及明秀,因父體力漸衰,長年病痛,生活拮据,家境不富裕,明秀同學仍積極學習,相信教育是突破困境的途徑,國一接觸族語(太魯閣語系、賽德克語),起步維艱,經父親鼓勵不要忘本及族語老師的傾囊教授,肩負起瀕危的原住民語系傳承與延續,利用課餘或假日不斷學習,曾練習到聲帶發炎,只為將原住民語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克服課業與時間的壓力、腔調到位的瓶頸,在不斷學習、記誦族語詞彙,從中鍛鍊出堅毅不放棄的信念,終於在縣賽、全國賽獲得特優佳績,也從中體會到原民文化的豐富底蘊,原住民語言優美,也曾運用在校廣播推廣族語,吸引同學學習興趣;也受族語老師無私的奉獻,鼓舞於逆境中部落學生,建立自信與族群認同,期盼自己為原住民族貢獻一己之力,將來想要成為族語教師,傳承原住民文化及語言的存續,讓人看見台灣兼容並蓄的文化之美。


五結鄉學進國民小學林子陽,父美國籍,母台灣宜蘭人,幼時喪父,八歲時(小二)經常出現情緒異常暴躁,無故發脾氣,有過動傾向,被診斷罹患腦癌,因為位置特殊無法切除,只能將腦水腫引流到腹部。意外接觸畫畫,用色筆宣洩苦悶,用染料代替流淚,在崎嶇的道路上透過一幅幅畫,展現生命力,曾在羅東聖母醫院、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辦畫展,將義賣畫作所得用於醫療費,部分捐贈給聖嘉民安寧病房,圓了開畫展的夢,也把勇敢精神、開樂朗樂觀激勵抗癌病童,更感染大家,代表他對生命的熱愛,也蘊含著對人性光輝的探索與感悟。


就讀於國立臺灣大學李昆昌,單親家庭的李昆昌家中是中低收入戶,體恤父親及阿嬤,減輕家庭經濟負擔 ,從小告訴自己要用功努力。高中時,積極申請獎助學金,尋找工讀機會,期望幫家裡開源節流,自小與阿嬤從事資源回收賺取微薄收入,照顧阿嬤之餘,還苦讀考上臺大財金系,目前就讀臺大財金系4年級,今年畢業生,因己身家庭背景深感惜福的重要。在社福團體擔任志工,服務超過千小時。並且,由於整合社區、企業和政府等資源,善用數位科技遠端照護年邁的阿嬤,獲頒2023年全國孝行獎,更在今年榮融2024總統教育獎奮發向上獎。


文化國中張欣如,生長於文化不利的新住民家庭,父從事水泥工,母親來自印尼,經濟條件艱困,弟弟自小語言發展遲緩,診斷出強迫症,她用包容心與耐心,協助弟弟面對逆境,因母中文識字量有限經常陪母親到弟弟學校開會,彷佛弟弟的另一個母親。欣如除了協助弟弟克服困難,自己也相當的自律,不僅品學兼優,竭盡所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奮力向上,在班上常擔任班級幹部及小老師,更被推舉為班級模範生,協助學校社團拿下112年直笛合奏縣賽第一名,同時取得全國賽特優,她處於經濟弱勢家庭仍充滿感恩,從不抱怨,堅持不懈,克盡孝道,友愛手足,令人動容,足堪典範,榮獲2024總統教育獎奮發向上獎。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