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4-06-24 | 上報

5所私校在7月底退場掀「大學倒閉潮」 教授抱怨:招生不足要被扣考績

5所私校在7月底退場掀「大學倒閉潮」 教授抱怨:招生不足要被扣考績

台灣少子化加劇,進一步影響私校招生,近年不少學校紛紛停辦、轉型。教育部統計,2014年後已有11間學校退場、2所學校轉型成功、1所學校轉型失敗。然而,對於下個月底還有5所大學要宣布停辦,不少其他私校的教授也背負著「業績壓力」,抱怨學校規定要達成「拉5名學生入學」的業績,否則就會被扣考績、沒年終。

教育部統計,自2023學年起,大學1年級學生人數,將跌破20萬人,而未來的16學年間,大學1年級學生人數會平均減少3.4千人也就是年減1.9%。


5所私校在7月底退場掀「大學倒閉潮」 教授抱怨:招生不足要被扣考績
大學新生1年級歷年人數。(教育部提供)

出生銳減的影響如今也波及大學,不少學校過去10年陸續退場或轉型,其中11所退場學校包含,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南榮科技大學、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臺灣觀光學院、蘭陽技術學院、和春技術學院、中州科技大學、台灣首府大學。

此外,避開退場接受轉型的學校分別是,興國管理學院轉換成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高苑科技大學轉換成台鋼科技大學;而未轉型成功的「立德大學」因後續接手的康寧校方與台糖公司續租台南校區土地未果,被教育部認定規劃不明確,在2020學年度被教育部勒令退場。

而大同技術學院、明道大學、環球科技大學、東方設計大學、大漢技術學院等5所私立大學,將在下月底退場;預計和台科大整併的「華校科技大學」也會在下月31日停辦,並在今年完成整併。

少子化浪潮讓不少私校教授也很頭痛,不但得教書,還被要求背負「業績壓力」,據《周刊王CTWANT》報導,一名任職中部大學的教授透露,每家學校都在搶學生,有學校要求教授要找到5個學生入學,只要「扣打」就會被扣考績,可能沒有年終獎金,甚至直接砍薪水。

除了身為教授的學生感到無奈外,不少學生權益也受損,以「首府大學」為例,學生被安置到新學校後,面臨很多困難,他們覺得自己像球,被踢來踢去。而教育部也對此澄清,會就相關學生安置後情形進行查核,以保障學生權益。

針對退場學校學生安置作業,教育部也重申,會擇定鄰近之同類別、同等級之對應系科及學制的學校外,為配合安置學生需求,學生亦得具體敘明理由提出特殊因素,由教育部協調並彈性提供學生選擇學校空間,以維護退場學校學生繼續就學之權益。(責任編輯:呂品逸)

(延伸閱讀:成大歷史系大學招生掛零 校方:AI浪潮影響

最新社會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