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教授表示:1方式是預防髕骨關節疼痛最好的方法
台灣運動醫學會前理事長、長庚大學骨科教授暨長庚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葉文凌指出,脛骨和股骨Q角度越大的病患,其髕骨骨關節承受的力量也會越大,主因是遠端股骨內轉的角度,與近端脛骨外轉的角度變大,結果造成髕骨骨關節的受力變大,髕骨也會容易脫臼;如果加上過度使用、不正當的運動技巧、肌力不平衡、急性外傷等因素,就會使得髕骨骨關節的軟骨承受不等程度的傷害,而此傷害未必只是見於髕骨端,在股骨端也是常常容易見到。
這種軟骨傷害在慢性運動傷害時,常常稱之為「髕骨軟骨軟化症」;但在急性運動傷害,就會形成「髕骨軟骨骨折症」,不論是髕骨軟骨軟化或是髕骨軟骨骨折,只要時間夠久,最後都會形成外傷性退化性關節炎。
一般來說,女性發生髕骨關節疼痛症候群的機率,常多於男性,症狀表現可能是鈍痛或者是尖銳痛,尤其是進行需要膝關節彎曲且用力的動作,如深蹲、上下樓梯、下山、舉重等等。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
「最好的治療是預防。」葉文凌強調,預防髕骨軟骨軟化或軟骨骨折,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膝關節的Q角度;如果膝關節是很明顯的像一個X形,而不是O型的話,就是典型的髕骨骨關節疼痛症候群候選人,尤其是女性同胞,往往合併更高比例的過度柔軟症候群,使得髕骨軟骨軟化症和脫臼的比例會更高。
葉文凌建議,在日常生活上,就必須盡量避免膝關節過度的、長時間的、高頻率的過度彎曲且用力的活動,對於股內側肌也應該多訓練,尤其是在運動前的熱身運動和運動後的放鬆運動,更不應該隨意省略;而對於運動使用的運動鞋,更必須要精挑細選,經常更換,對運動場地也必須特別注意,過硬的場地和過軟的場地,都是不適合的。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天冷、下雨關節痛!專家教「自救方式」 特別是1運動改善效果出乎意料
·換季就關節痠痛!中醫師揭舒緩「4大穴道」 每天按、每次3-5分鐘就有用
最新健康新聞
-
-
臉部毛孔粗大又紅疹以為過敏 真兇竟是「這1種蟲」作祟
(46 分鐘前) -
起疹子癢到睡不著、差點輕生! 醫揭「慢性自發性蕁麻疹」風險群:20-40歲女性上班族最多
(46 分鐘前) -
圓形禿、異位性皮膚炎都是免疫出問題
(53 分鐘前) -
藥品過敏前兆「疹、破、痛、紅、腫、燒」 嚴重會致命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