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植化素從「天天五蔬果」開始,植化素存於果皮種籽中,怎麼吃?
想要補充植化素,可先從遵守「天天五蔬果」開始,更上一步完成「蔬果五七九」的標準,再進階讓自己做到天天都有「彩虹飲食」;只是無論天天五蔬果或蔬果五七九、彩虹飲食,重點都在於攝取天然食物、當季當令,才是真的營養滿點。
不過,要注意的是,許多植化素往往是存在於植物的根莖表皮、纖維、果核及種籽裡,這些是一般人最常丟棄不吃的部分,例如蘋果含有的槲皮素是很好的抗過敏物質,但卻有一半以上存在蘋果皮上,如果去皮吃就失去了抗過敏的功效。
◆水果連皮吃,植化素攝取多
雖然蘋果連皮營養豐富,但在要不要吃皮的考量下,除了擔心老人或小孩無法下嚥外,也會害怕農藥殘留等污染問題,王牌營養師劉怡里說,「如果不確定來源安不安全時,就不要執著於吃不吃皮這件事,畢竟很多營養物質也同樣存在於其他蔬果之中,就像槲皮素,同樣也能在洋蔥、花椰菜、蘆筍中吃到一樣。」也就是說,植化素的攝取是強調多樣性的選擇,平日在執行時,不用拘泥於單種水果的營養素。
◆蔬菜與帶皮水果一起打成蔬果汁
另外,葡萄皮中的花青素也是一例,我們通常不會連皮帶籽一起吃,尤其更不建議老人或小孩這樣做,因此,也可選擇將難以消化的果皮及籽打成蔬果汁的方式,這樣除了能吃到植化素外,還多了纖維質的攝取。不過,她強調,即使打蔬果汁也不能完全以水果為主,而要以蔬菜當做基底,否則很容易讓醣分過量,對健康不利。
◆善用烹調法,植化素營養更多
當然,在攝取蔬果營養時,如果能更進一步考量不同的烹調方式,會將營養的效果釋放,對健康更有幫助。舉例來說,若想吃到地瓜葉的豐富維生素A,烹煮時需要加一點油脂;蒜頭的蒜素要釋放,生吃前最好切片或拍碎放置15分鐘,若加熱也不宜超過15分鐘;番茄烹飪加油烹調處理後,茄紅素反而更易吸收等等。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最新健康新聞
-
-
嬰只喝母乳、副食品竟中「肉毒桿菌」! 醫示警「這3種食物」最危險:罐頭變形千萬別吃
(2 小時前) -
水喝多、蔬菜吃夠還是便秘? 專家揭「1大元兇」害便秘更嚴重:還可能失眠、頭痛
(2 小時前) -
1月全球屈公病已破5千例!國內境外移入也創5年新高 症狀、預防一次看
(2 小時前) -
促進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 雲林縣護理師護士公會熱烈響應護理健走日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