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低落怎麼求助才正確? 心理師教 4 方式辨認
現代人在尋找工作與生活間平衡時,需要有壓力的宣洩,也希望藉由專家的協助,突破內心、更認識自己,導致近年在心靈、諮商相關的關注度變得更高,同時爭議事件也變得愈多。但要如何警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整理 4 個特徵,提供辨認真正的專業給予有益的心理支持。
心靈或諮商爭議事件在近年頻繁出現,網路上搜尋「心靈課程」的討論內容更是為數可觀。對於辨識何謂「不當課程」或「誤導內容」,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分享,包括課程內容與講師專業訓練未公開透明,且是以違反個人自主意願的方式,揭露過去創傷經驗。
製造偶像崇拜,推銷拉人收取高額費用,還有宣稱具有療效,或不當的身體接觸傷害等,這 4 種情況皆可能導致二次心理傷害,甚至加重困擾。
因此,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提醒民眾,若有任何形式的可疑、不當心靈課程,可向主管單位,如衛生局或地方政府檢舉,確保自身心理健康不受侵害。
如何選擇諮商心理資源? 留意 3 件事
選擇適當且專業合法的心理健康資源相當重要。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表示,在挑選課程前,可留意其講師背景與訓練是否公開透明,而且願意尊重每位學員意願,自由參與或退出;也不應宣稱療效或使用類似專業證照的稱謂,避免誤導。
若民眾有長期心理困擾、疾病或嚴重心理創傷,建議應求助專業心理諮商或醫療機構。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提醒,諮商心理師為醫事人員,需遵守專業倫理,執行業務應以心理學方法為主,使用具有實證研究基礎,或紮實可靠的心理治療及心理諮商理論。民眾正視心理健康同時,也需辨識並遠離不當課程。
至於誰需要心裡諮商?台北市衛生局社區心裡衛生中心曾分享,心理諮商可以是一種療癒活動,也可以是一個讓自己成長的旅程,因此當民眾出現以下情況:
有需求皆可尋求專業心理諮商協助,也因諮商心理師為醫事人員,可藉由衛福部醫事查詢網站初步確認是否執業或通過國家考試。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參考資料: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春暖清明時節 中醫師提醒:春養肝、氣順則身安
(11 小時前) -
父母無意的恐慌控制影響孩子深遠 如何修正並改善與親子關係?
(12 小時前) -
死亡風險提高66%!慢性腎病患者「憂鬱症」比例高 中醫這樣調節情緒
(14 小時前) -
黑鮪魚全身都是寶!【魚有王X姐夫嚴選】北海道扇貝、帆立貝XO醬,吃過絕對上癮
(15 小時前) -
急救訓練不受限! 醫院開發「遠距ACLS急救訓練系統」如多人連線遊戲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