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5-09-10 | Heho健康

腎友如何限「鉀」? 避免手腳麻木、心律不整的高血鉀風險

腎友如何限「鉀」? 避免手腳麻木、心律不整的高血鉀風險

對慢性腎臟病人來說,可能只是幾餐不留意飲食內容,就可能引發高血鉀症。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吳勝文分享,一名 60 幾歲、慢性腎臟病第 5 期的病人,過去都有規律回診,血鉀控制都控制在 4~5 mmol/L 正常範圍。

不過由於過年聚餐,吃了太多蔬果,又吃了火鍋,1、2 天後就開始全身無力、手指發麻,送急診後發現血鉀高到 6.5mmol/L,更出現心律不整,緊急洗腎症狀才緩解。

血鉀偏高初期沒有明顯症狀 高血鉀可能導致猝死

鉀離子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是維持神經傳導和肌肉功能的重要元素,特別是心跳。正常情況下,鉀離子會經過腎臟代謝、由尿液排出,但慢性腎臟病因為腎功能下降、排除鉀離子的能力變弱,所以容易出現高血鉀。

吳勝文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病第 4,5 期的病人,有約 20%會出現高血鉀問題1 ,如果是進入洗腎階段,高血鉀風險更高達 30%至 50%2 ,「在慢性腎臟病初期,身體還可以透過代償機制排除鉀離子,但當腎功能只剩 30% 或更低時,就會發生問題。」

吳勝文醫師也表示,血鉀濃度偏高或慢慢升高時,病人不大會有明顯不舒服,但如果變成高血鉀(超過 5.5 mmol/L),就會出現疲倦、無力、手指麻痺等等症狀,幾個小時內就會演變成胸悶、喘不過氣、心律不整、心跳變慢、昏厥,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能猝死。


腎友如何限「鉀」? 避免手腳麻木、心律不整的高血鉀風險

預防高血鉀飲食是重點 4 大類食物建議注意份量

人體的鉀來自食物攝取,所以預防高血鉀最好的方式,就是注意每日的飲食。高血鉀病人要與營養師溝通、討論每日的飲食,例如食物份量、哪些食物不能吃等等。吳勝文醫師指出,高鉀的食物大多是蔬菜和水果:

  • 蔬菜類:深綠色蔬菜例如地瓜葉、海帶、紫菜、空心菜、菠菜等
  • 水果:香蕉、楊桃、柑橘類水果、奇異果、釋迦、番茄、桃子、蔬果汁
  • 湯品:包括肉湯、火鍋湯、濃湯
  • 加工醃漬類食物:含高鉀跟高磷,且加工食物的鉀離子吸收率比天然原型食物還高

吳勝文醫師指出,雖然蔬果的鉀離子高,但蔬果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食物,所以不是不能吃,而是要適量吃及正確吃。像是如果想吃蔬菜,可以先汆燙 3 至 5 分鐘、讓鉀離子溶出再炒,就能大大降低蔬菜中的鉀離子含量。

除了上述的食物,中草藥湯汁、青草茶也含有大量鉀離子,另外要注意,某些食物會使用代糖「醋磺內酯鉀」,也要盡量少吃。


腎友如何限「鉀」? 避免手腳麻木、心律不整的高血鉀風險

治療高血鉀有兩大機轉 有效降低副作用、增加服藥意願

治療高血鉀,分成「幫助身體排出鉀離子」跟「促進鉀離子回到細胞」兩種方式。吳勝文醫師指出,「促進鉀離子回到細胞」用於緊急狀態,訴求最短時間內降低鉀離子對心臟的影響,方式包括注射胰島素或口服、注射碳酸氫鈉使血液鹼化,加速鉀離子回到細胞中。

「幫助身體排出鉀離子」則主要有兩種藥物:

  • 陽離子交換樹脂:常用於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透過藥物中的鈣離子與腸道內的鉀離子交換,使鉀隨糞便排出,達到降鉀效果。但可能引起噁心、嘔吐、便祕等腸胃道副作用,嚴重時恐造成腸阻塞或穿孔,且需與其他藥物間隔 3 小時服用,有時會影響病人服藥意願。
  • 晶體鉀離子結合劑:晶體鉀離子結合劑也是在腸道中作用,透過捕捉腸胃道的鉀離子來降低血鉀濃度。這款藥物專一性高,對鉀離子的結合能力遠高於鈣離子或鎂離子,比較不會造成其他陽離子濃度的異常,所以降血鉀效果較好,腸胃道不適機率較低,病人接受度高,不過目前需要自費。

    吳勝文醫師表示,「有些人如果飲食控制得好,可以 3 天或每周服藥,如果講求吃美食,也有病人是吃完大餐後服藥,」可以依照實際情況調整服用頻率,對治療高血鉀的病人有著高方便性,所以雖然要自費,但有機會可以維持在可負擔的範圍,長期下來對控制血鉀很有幫助。

當糖尿病藥物碰到高血鉀該怎麼辦?醫師:最理想是搭配使用

在治療糖尿病過程中,會使用腎素—血管張力素系統抑制劑(簡稱為 RASi)這類降血壓藥物來保護糖尿病人的心血管和器官,不過這類藥物的副作用就是會提高血鉀濃度。

如果有高血鉀的病人剛好有糖尿病而使用這款藥物,該怎麼辦?吳勝文醫師指出,RASi 藥物跟高血鉀如何取捨或治療,是近年引發討論的主題,研究發現,如果停止使用 RASi 藥物,死亡風險會提升 20%至 40%3 ,同時會加快慢性腎臟病的病程。

所以目前的共識是,RASi 藥物和降血鉀藥物同時使用,並嚴格限制高鉀食物,以能維持藥物有效劑量為原則,「最好的狀況兩種藥都使用有效劑量,同時保護器官和降低血鉀,降低劑量和停藥才是最後的作法」。


腎友如何限「鉀」? 避免手腳麻木、心律不整的高血鉀風險

文/陳思遠 圖/楊紹楚

TW-35497_LOK_01/09/2025

1.Betts KA,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18;34:971–8.
2.Xu H, et al. Presented at the ERA-EDTA Congress, June 3–6, 2017; Madrid, Spain. Poster MP371.
3.Epstein M, et al. Am J Manag Care 2015;21:S212–20.

延伸閱讀:

鉀離子濃度過高引發心血管疾病?六大症狀是高鉀血症警訊

咬不動都吃稀飯配肉鬆?腎臟科醫師點名4飲食習慣易引發高血鉀

于美人「低血鉀」送急診!七大常見原因讓鉀離子流失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