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困在「錢不夠」的循環?金融分析師教你1招達到「真正的富有」
總是覺得「錢不夠用」?
既然我們已經探究過許多可能導致我們和金錢、工作、成就建立有害關係的原因,在第6和第7章,我想改弦易轍,開始檢視一種新心態的要素——一種可以熱烈接受我們所擁有和我們是誰已經足夠的心態。就我而言,要到我放棄這個內化已久的信仰:自我價值=淨值,才可能建立這種心態。
以往,深信賺得愈多,我身而為人的價值就愈高,我圍繞這個公式來使人生盡善盡美。我相信只要達成我的魔術退休數字,就一定會感覺安全和強大,再也沒有人可以傷害我了。當然,寫下前一句話的時候,我已經明白這種信念有多荒謬。再多錢也無法保護任何人抵擋人生無可避免的痛苦。
「如果你還在跟『足夠』奮戰,再多錢也解決不了那個問題。那是錯誤的工具,」友人卡爾.理查茲曾這麼告訴我。「這是因為『足夠』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情感問題,是滿足感的問題,是需要治療的問題,我們賦予金錢一個它本來就沒打算做的工作。」
當我告訴理查茲我的親身經歷:49歲,終於達到那個將帶給我心靈平靜、保證我總算擁有「夠多」的魔術退休數字,他笑了笑,問我:
「所以那有用嗎?」
「沒有。」
「那是因為『足夠』是不同層面的問題,那是孤寂的問題、是連結的問題、是放棄的問題,這些是更深刻的問題。」
他說得對。讓我們感覺完整不是錢的職責。別誤會我的意思,我不是說錢不重要,或你只需要愛就夠了。財務穩定對於我們的健康和幸福不可或缺,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作為一個花了一輩子琢磨賺錢本領,卻付出關係和健康等慘痛代價的實例,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光是金錢富有不足以描繪出活得充實的人生。
光是金錢無法把我們送達讓我們覺得安全或足夠的境地,金錢就像一部沒有汽油的車,有車很好,但沒有好奇、連結、創造性的追求等情感燃料——你能上哪兒去呢?我現在明白這件事了,非常肯定:情感財富就算沒有比金錢財富更重要,也一樣重要。
事實上,我會主張,關於金錢該在我們人生扮演何種角色,徹底翻轉敘事的時候到了。讓我們別再用「忙碌徽章」遮掩「小寫t的創傷」了;讓我們抵抗「偽金融文化」無法維繫的需索;
讓我們拒絕向「奮鬥文化」的壓力低頭;讓我們奪回我們生物學的掌控權,重新引導原始衝動來幫助我們,而非傷害我們。
以上那些元兇唆使我為無法達成的「淨值=自我價值」等式努力再努力,而它們也可能致使你對於金錢在人生扮演的角色,抱持某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因此,我們何不改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思考工作、金錢、成就和讚美呢?何不停止追求這道沒有盡頭、要我們永遠為更多、更多、更多努力不懈的等式,把目標放在一道新的等式呢?
財務健康+情感財富=心富
換句話說,假如我們停止追求「金錢財富」、設定更合理的財務健康目標,便可以釋放時間、空間和能量,開始累積更深刻、更有意義的情感財富,我們最終一定會抵達屬於我們的心富。
這些概念究竟是什麼意義呢?
那是一種你可以每天秉持的心性;你會對你的工作和財務保持平靜和自信,看得透徹,因為你很清楚金錢在你生命中扮演的角色,而你天生就知道如何明智地運用,讓你的心愉快地歌唱。在後面幾頁,我將分別探究財務健康和情感財富,讓你可以依照你自己的財務狀況和情感需求思考這些概念。
必須說明的是,這本書不是個人理財的入門書。我不會告訴你要買哪一種保險、為什麼要簽婚前協議書,或怎麼籌措大學學費。我合著過2本個人理財書籍,重點擺在如何有條不紊地建立各種帳戶,坊間也有豐富的優質書籍和網路資源,為各個人生階段和各種財務困境提供資訊。
我在〈第一章〉提過,金錢憂慮和金錢問題截然不同。在美國這樣的國家,我們只有少許或薄弱的社會安全網來保護我們面對意外的健康危機、失業或突然得當全職照顧者的情況,並非人人保證有財務健康。這背後有更大的政策議題,光靠改變心態尚不足以解決這類可怕的財務問題。
然而,如果你已經賺到足夠的金錢、大致免於債務,且能照顧你愛的人,那你已經達成很多人心目中的財務健康了。對某些人來說,那感覺像天賜之福;對其他人來說,那感覺依然不夠。沒有哪一種財務健康的描繪是一體適用的。
但我已經為我自己、為我的客戶和學生發現的是,如果我們對於金錢在我們人生履行的職責看得不夠透徹,就不可能決定到底什麼是「足夠」了。換句話說,要先鑑定出能在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起作用的「財務健康」和「情感財富」平衡,才可能達到心富。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最新健康新聞
-
-
心血管宛若75歲! 40歲工程師「這樣做」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
(29 分鐘前) -
台中嚴重氣爆釀多人傷亡!專家曝「保命口訣」降低傷害
(30 分鐘前) -
新光三越氣爆「衛福部介入啟動機制」 林靜儀:必要時協調轉診!
(1 小時前) -
17歲少女交男友瞞著媽 身體有異竟「淋病、梅毒與菜花」齊發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