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男幻聽、被害妄想⋯不是中邪!醫揭「思覺失調症」5成恐復發
收治個案的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楊蕙年表示,小齊因嚴重妄想與幻聽症狀,堅信住家已遭人監聽,不敢在家過夜,時刻處於高度警戒狀態,家中燈光太亮也讓他備感威脅,甚至感覺家中風水有問題。為讓小齊順利就醫,醫師以看風水為由造訪,並關心其居住環境與生活狀況,才讓他逐漸放下戒心接受治療。
幻聽、妄想是思覺失調常見症狀
楊蕙年說明,思覺失調症病友在一開始發病時,常因缺乏病識感、不懂求助方法而不願配合就醫。常見症狀包括:
- 幻聽:一直聽到播放器聲音干擾
- 妄想:有人惡意要迫害自己
- 情緒不穩:易怒、破壞行為增加
- 社會功能障礙:社交退縮、足不出戶
楊蕙年指出,對於思覺失調症病友而言,幻覺、妄想相當真實,病友經常難以察覺自己生病,這是因為大腦生病時會影響判斷力,導致工作及社交能力減退、思考記憶與專注力變差等症狀。研究統計,思覺失調症病友首次發病後,平均將近1年半才就醫,耽誤及早診斷與治療的時機。
高雄市凱旋醫院教學研究部主任暨教育部定教授歐陽文貞教授表示,研究顯示,超過5成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首次住院後1年內有復發風險,若缺乏良好的治療依從性,復發率更高達9成以上,且反覆復發將造成大腦不可逆的退化損害,從而導致家庭負擔與社會成本上升。
症狀反覆發作恐致大腦受損
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社區精神科醫師陳泰宇指出,慢性精神疾病患者以思覺失調症為大宗,約佔50%。病友若能在第一次發病時早期接受治療,可維持大腦功能,若因治療不穩定而使病情反覆發作,易造成大腦功能受損,突顯穩定治療緩解症狀的重要性。
陳泰宇進一步說明,目前治療方式包括口服藥物與長效針劑,而長效針劑除了每月施打,也有每季、每半年施打等更長效的藥物選擇,及早使用長效針劑穩定病情,出院後持續使用,有助下降約12%再住院風險,避免反覆復發導致社會功能下降。
陳泰宇解釋,國內研究發現,若病友改用目前每半年施打1次的長效針劑,1年只需要打兩次針劑,且平均住院天數顯著下降超過25天,醫療費用降幅近5成,病友不僅不會忘記服藥或回診打針,生活品質也獲得大幅改善,可穩定回歸社會職場。
陳泰宇提到,國際研究也證實,長效針劑能穩定血液中藥物濃度、提升用藥規律性、降低復發風險。在照護方面,也能減少家屬提醒吃藥所帶來的摩擦與壓力,對家庭負擔也有明顯改善;當病情獲得穩定控制後,病友也更有機會重返校園與職場,回歸日常生活。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
嘉縣14位醫師榮獲糖尿病照護品質卓越獎
(2 小時前) -
養身也要「長線投資」 每天一瓶,鞏固身體加倍!
(3 小時前) -
南投「孕產婦心理健康支持網絡」為新手媽媽帶來溫暖關懷
(3 小時前) -
接種JN.1新冠疫苗 彰化榮家住民免外出健康有保障
(6 小時前) -
一年可省上千元檢查費 政府政策升級五癌免費篩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