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4-05-31 | 中央社

日媒從一張74年老地圖 看台灣在美中角力地位不變

「日經亞洲」資深撰稿人中澤克二撰文指出,美國「時代雜誌」1950年一幅舊地圖描繪出台灣在美中太平洋戰略角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顯示美國的東亞戰略逾70年來幾乎不曾改變。

中澤克二在昨天這篇文章中寫道,全球媒體都以「懲罰性軍演」等詞彙描述中國於本月23、24日在台灣周邊發動的「聯合利劍-2024A」軍演,呼應了中國官媒新華社所說,此次軍演是「對台獨分裂勢力謀獨行徑的強力懲戒」,明顯是指本月20日宣誓就職的新任總統賴清德。

他說,北京當局將這場軍演稱為「聯合利劍-2024A」,似乎是在警告今年稍晚還會舉行「聯合利劍-2024B」。

據他引述,一名專家說:「中國對賴政府的批評力道超出預期,且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前發起更具破壞性的『聯合利劍-2024B』軍演」。

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預料會在接下來數年加劇,而中國和美國會是主要地緣政治對手。然而,從歷史角度來看,這樣的情勢數十年來其實幾無變化,這點可從一張舊地圖看出端倪。

「時代雜誌」(Time)1950年刊載一份以台灣為中心的地圖,標題為「太平洋之鑰」(Pacific Key),清楚描繪出美國近75年前追求的東亞戰略。與台灣相連的島鏈上還有日本及菲律賓,有趣的是,製圖師將這條島鏈稱作「美國戰略前沿」。

文章說,今時今日,可以從這份地圖看出華府的東亞戰略在過去數十年並未出現重大變化。

有些讀者也或許會意識到,這份地圖上的美國戰略前沿,有一部分與今日更常見的另一條線重疊,也就是中國談到美國戰略時經常提及的「第一島鏈」。這樣的概念反映出北京當局毫不掩飾欲望,想要逐步強化海空勢力,在太平洋西部取得優勢,並將美國的「前沿」和中國的「島鏈」往東推。

文章指出,全世界現在都在關注中國是否會在年底前發動更類似封鎖的「聯合利劍-2024B」,作為對台灣實際動武的前奏。

台灣掌握太平洋安全關鍵的現實,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就沒有改變,唯一改變的只有字彙,「太平洋」一詞改為「亞太」,近年又改為「印度-太平洋」。

中澤克二認為,在目前政治情勢下,美國和中國都無法在前沿或島鏈問題上妥協,也許70年後,這個地區的人們會再度回顧時代雜誌這張舊地圖,然後評估今日種種爭鬥到底值不值得。

他說,如果美中領導人都在意自己的歷史名聲,就應避免做出會將國家威望和政治功績置於軍民生命之上的決定。中國的「懲罰性演習」一旦升級到軍事衝突的程度,這些人的生命就可能會消逝。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