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6° / 27° )
氣象
2024-06-27 | 中央社

赴陸港澳旅遊警示升級 學者建議提出配套措施

陸委會今天宣布調升中國大陸及香港澳門旅遊警示為「橙色」燈號,建議民眾避免非必要旅行。學者分析,此舉善盡政府義務,但後續可討論是否能在民眾赴中國遭政治迫害時,提供配套措施。

大陸委員會27日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宣布,近期中共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嚴重威脅民眾赴陸港澳之人身安全,政府經整體評估,認為有必要自6月27日起提升赴陸港澳旅遊警示為「橙色」,建議民眾避免非必要旅行。

台灣智庫諮詢委員吳瑟致表示,陸委會調升旅遊警示有發揮政府的作用,此事的起源是因為中國提高對台的法律戰,自中國發布22條「意見」後,到當地的風險逐漸增加,海基會或其他單位能否在國人赴陸遭受政治迫害時,提供配套措施,是後續可以討論的方向。

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成員王智盛表示,陸委會此次善盡提醒義務將旅遊警示升級,雖然對兩岸交流產生影響,但這回歸到「雞生蛋,蛋生雞」問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發布22條「意見」,台灣人赴中國的風險提高,近期也有多起台灣民眾因中國國安法遭拘留、搜查等問題,22條「意見」確實為兩岸之間的交流帶來負面效果,阻斷台灣人交流的意願。

至於旅遊警示升級是否會影響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吳瑟致表示,兩岸關係這8年來加上新政府上台,一直都處於低檔情勢,兩岸交流逐漸呈現停擺,一直以來中國陸續祭出壓制民進黨的動作。不過他認為,兩岸關係並沒有惡化,民間交流仍存在。

王智盛則表示,台灣現行發布的旅遊警告及其他政策,都是維持現狀、不挑釁的作為,但中國從「金廈海難」到520就職演說後的軍演及一系列擾台措施,頻頻制裁台灣,破壞現狀。他呼籲,解鈴還須繫鈴人,中國得減少對台制裁措施,中方近期舉動無助於兩岸關係發展。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