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5° / 32° )
氣象
2024-06-17 | 周刊王

想減肥要避免「這種運動」 專業醫:做太多反而容易變胖

想減肥要避免「這種運動」 專業醫:做太多反而容易變胖
(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近年來因為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都會選擇透過各種方式來進行減重,其中就以運動為最主要大宗。但減重醫師蕭捷健就表示,想要減肥的人應該要避免進行「過久的耐力型運動」,像是長泳、馬拉松,因為這類運動容易產生更強力的飢餓感,身體也會吸收更多食物的養分,反而容易變成越減越重的情形。

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日前在粉絲專頁發文表示,人體中有一種「體重設定點」的設計,就像體溫一樣,是身體的平衡機制。就像你想吃胖,體重設定點也會讓你吃不下。而體重設定點的機制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各種荷爾蒙決定的。運動可以影響到兩種荷爾蒙:胰島素和皮質醇。

蕭捷健醫師解釋,胰島素穩定的時候,體重設定點會降低;但胰島素高甚至有阻抗的時候,你吃的澱粉就容易變成脂肪囤積起來。當人體皮質醇升高,身體會進入儲存能量的模式,這時候你會容易感覺餓,吃了也容易吸收更多。也就是說,如果當民眾想要減重的話,應該要想辦法穩定胰島素,與避免皮質醇升高。

至於要如何穩定胰島素,蕭捷健醫師建議可以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此舉不僅能讓身體放鬆,也能穩定胰島素。但絕對不推薦過度運動,因為身體會誤判遭遇災難、需要逃跑,此時身體會切換到「大遷徙模式」,讓民眾更容易餓,熱量也更容易囤積起來。

蕭捷健醫師進一步的解釋,減肥的話,要避免過度的有氧運動,像是馬拉松或鐵人三項等訓練,容易觸發這項機制,同時也建議如果要透過運動減肥,應要避免天天運動,而是要「練一天,休息一至兩天」的節奏,而且運動前要吃高碳水化合物來補充能量,只要攝取得當,這些澱粉不會變成脂肪堆起來。

除了運動前要補充適量的澱粉外,也要加上足夠的蛋白質來讓肌肉合成。運動時間更長,建議直接補充葡萄糖水,免得肌肉流失、身體壓力上升。


延伸閱讀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