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02 | 台灣好報

端午隨想/李德響

李德響

我和故鄉,隔著一張葦葉,一把糯米的距離;我和故鄉,隔著碧水東注,一艘龍舟的距離;我和故鄉,隔著一束蒲昌,一個香包的距離;我和故鄉,隔著闔家團圓,一碗雄黃酒的距離……

又到端午,又是佳節,身在海外,這心裏,那顆叫鄉愁的種子又被思念喚醒,蓊鬱出故園的綠色。

想起故鄉,就想起了娘。年輕的時候,娘就是故鄉,如今,娘走了,故鄉就是娘啊。那裏有娘葦葉裹的粽子,那裏有娘熱騰騰的煮雞蛋,那裏,才有夢中這濃濃的端午情啊!

國內過節,眾多節日食品早淪為雞肋,除了送禮的功能,作為美食,已經沒有多少人讚歎,而到了海外,可能是大鬍子們凸顯了自己的中國屬性,如果不做一些節日食品,不吃幾口節日食品,似乎對不起親人的牽掛,對不起故鄉的深情。

家鄉的端午熱鬧非凡,形式多樣,在電視中不斷衝擊我們的靈魂,雖然條件簡陋,但有一顆執著的心,就不會停留在看電視的臨淵羡魚。就像我們這些遠離故土的國人,發揮國人的智慧,各展南北的奇招。將這缺東少西的節日過的熱熱鬧鬧,民族十足。

撇開龍舟的浩大,勿論香包的精巧,無奈艾草的渺茫,尊重穆斯林的禁忌,這海外的端午也就成了這粽子的獨角戲,可我們心中的那份嚮往,那份虔誠一點也不減。

托伊拉克人買點糯米頗費了一番周折。還好,粽葉是現成的,生長在底格裏斯河邊的蘆葦,寂寞了千年,終於等到我們這群來自東方的知音,又大有長的粽葉不怕你挑肥揀瘦,它們在河風中婀娜伸展,隨手一枚,都足尺夠寸。至於紅棗,群裏振臂一呼,什麼新疆,山西,河南,好幾種五湖四海的大棗都打著中國的烙印齊聚而來,最後,他們還都敗給了本地的椰棗,因為有人說椰棗包粽子,味道特別好,有不服氣者試了試,還是它大小最適用,也就認同了這中西合璧的選擇。

伊拉克人羡慕我們生活的豐富多彩,總認為我們的生活藏著太多秘密,其實所謂快樂的秘笈,不過是對傳統的堅守,對食材的尊重,對親情的期盼,對美食的追求,於是成全了這盆盆碗碗,馥鬱了這點點鄉愁,芬芳了這汩汩蒸騰,安慰了這顆顆心靈。

有了粽子的端午,就沒有了遺憾,有了粽子的端午,就溶入了故鄉的節奏。我乘著蒲公英的翅膀,走過青草地,跨過露珠叢,與爬滿籬笆的牽牛花點頭問好,在枝綠葉肥的菜園子駐足流連。沿著熟悉的鄉土路,推開熟悉的院子門……

故鄉是有味道的,它隨季節變幻,它隨歲月輪轉,或是洋槐的素雅,或是丹桂的濃郁,或是水餃的撲鼻,或是元宵的糯甜。今天,它用艾草的清香,它用粽子的透腑,氤氳在遊子的心間,召喚著我,一起過節了……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