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5°
( 36° / 32° )
氣象
2024-06-12 | 台灣好報

跨域合作!傳染病防治教育暨X疾病新興傳染病巡迴展

跨域合作!傳染病防治教育暨X疾病新興傳染病巡迴展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今6/12舉辦「跨域合作,共同推動傳染病防治教育」記者會,同時揭開「X疾病-新興傳染病防治特展」及「沃爾巴克氏菌生物防治登革熱特展」的序幕,並邀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羅一鈞副署長進行專題演講,以「防疫偵探事件簿:抽絲剝繭科學查案」為主題,運用偵探推理的邏輯來探究傳染病防治的奧秘。本次活動不僅展現民間、官方、學研等多方單位合作的成果,更強調傳染病防治教育的重要性,旨在提升公眾的健康意識與防疫知識。

本次記者會由多個重要機構合作推動,包括教育部、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慈濟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各方攜手合作,為推廣傳染病防治教育作出貢獻。

2008年7月,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當時名為疾病管制局)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合作,在科工館設置了「防疫戰鬥營」常設展示廳,結合大肢體互動遊戲,介紹登革熱、腸病毒、結核病、愛滋病及流感等,生活中常見的傳染病;該展覽受到親子家庭觀眾的喜愛,成為南部地區非常重要的傳染病防治教育場域,一直到2021年閉展,超過120萬人次參觀。

2018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選取「防疫戰鬥營展示廳」當中的登革熱、流感主題,並加入國家衛生研究院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重新建置了「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巡迴展,於國內各縣市巡迴,包括:屏東縣科學教育資源中心、臺南市兒童科學館、雲林縣官邸兒童館、嘉義市東區體育館等;隨後受到慈濟基金會的邀請,於花蓮、台中、新北市雙和及三重等靜思堂展出。

2023年,巡迴展加入了新冠肺炎單元,由慈濟基金會安排「防疫戰鬥營-登革熱、流感、新冠肺炎」前往馬來西亞巡迴,2023年10月13日至2024年2月29日於吉隆坡雪隆靜思堂展出、2024年3月14日至5月17日於馬六甲靜思堂展出、5月29日至7月31日於麻坡靜思堂展出,將我國的蚊媒防治成果、防疫教育資源,透過慈濟基金會擴大影響力與馬來西亞當地更多族群、民眾交流分享,以達到防疫一體之目標。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自2017年起在臺南研究中心成立了蚊子工廠,投入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生物防治法的研究。沃爾巴克氏菌是一種與66%昆蟲天然共生的立克次體,將其感染於病媒蚊上,可降低登革病毒在病媒蚊體內複製的效率,或影響病媒蚊的生殖力。許多國家已經開始試驗這項防治技術,以防治登革熱疫情。在我國評估是否採用此防治策略之前,國衛院與科工館共同將這項技術轉化為「沃爾巴克氏菌生物防治法特展」,並與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合作,同步於科工館及鼓山防疫站展出,讓公眾了解這項技術,並透過教育推廣活動,進一步認識這項防治方法。

在本次記者會現場,國家衛生研究院蚊媒中心還帶來了一群精壯的公蚊子,讓民眾將手伸進蚊籠中,親身體驗公蚊子不會咬人!

展 期:113年6月12日至10月13日;11月15日至12月15日

本展覽透過互動操作和引導探究,帶領民眾認識新興傳染病與抗藥性問題,激發民眾共同思考如何應對。(圖/記者王雯玲翻攝)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