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5-14 | 科技島

吃雞還能做電池!南韓科學家用雞脂肪開發超級電容器電極


吃雞還能做電池!南韓科學家用雞脂肪開發超級電容器電極


國際能源總署數據顯示,到2023年時,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經比前一年增加約50%,成果前所未見,而多餘的能源需要設備儲存,相關需求因此大增。像石墨烯這種碳化合物因為豐富,電荷傳輸效率也高,因此常用來開發高效儲能設備,但生產成本高昂,還會產生溫室氣體與污染物。現在南韓嶺南大學研究人員推出一項能做為超級電容器碳電極的材料,來源竟然就是雞脂肪!


編譯/Elisa




國際能源總署數據顯示,到2023年時,全球再生能源發電量已經比前一年增加約50%,成果前所未見,而多餘的能源需要設備儲存,相關需求因此大增。像石墨烯這種碳化合物因為豐富,電荷傳輸效率也高,因此常用來開發高效儲能設備,但生產成本高昂,還會產生溫室氣體與污染物。現在南韓嶺南大學研究人員推出一項能做為超級電容器電極的材料,來源竟然就是雞脂肪!





吃雞還能做電池!南韓科學家用雞脂肪開發超級電容器電極
研究人員開創了基於雞脂肪的能量解決方案。圖取自 Interesting Engineering



燃燒雞脂肪產生碳結構加工後可做強力電極




科學家先用瓦斯噴火槍提取雞脂肪,接著用類似點燃油燈的方式燃燒熔化的雞油,燒出來的煙灰就會聚集在火焰上的燒瓶底部。在電子顯微鏡下,煙灰呈現碳基奈米結構(carbon-based nanostructures, CNOs)。研究人員再將碳奈米結構試著浸泡在硫脲(thiourea)溶液裡,加強其電力性質。結果也顯示雞脂肪內碳奈米結構經過硫脲浸泡處理後,製成電極時性能增強,電容與耐用度都表現優異,具有很高的能量及功率密度。




更多新聞:儲能技術突破 提高混合超級電容器電極的能量密度




雞脂肪製作電極後電力性質優異




在電流密度為1 A/g 時,處理過的雞脂肪碳奈米結構(h-CNOs)比電容(specific capacitance)為 261 F/g,比未處理的碳奈米結構還要高(180.6 F/g),此外在高電流密度下,處理過的碳奈米結構倍率性能(rate capability)達69%,循環穩定性可達97.5%。開發團隊自信表示,隨著成本實惠又環保的綠能長期儲存需求增加,能夠應用在儲能技術,又不需高溫加工就能合成的低成本碳奈米材料,將成為未來趨勢。




資料來源:Interesting Engineering



這篇文章 吃雞還能做電池!南韓科學家用雞脂肪開發超級電容器電極 最早出現於 TechNice科技島-掌握科技與行銷最新動態

最新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