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阻塞元凶非油脂!醫師揭關鍵:兇手每天在餐桌對你微笑

[周刊王CTWANT] 減重醫師蕭捷健近日於社群平台發表觀點,指出外界普遍認為油脂會導致血管阻塞,但實際造成血管內壁受損、引發堵塞的關鍵因素,「真正的兇手,是那個穿著低脂、健康外衣,每天在你家餐桌上對你微笑的精製澱粉」。他透過一連串生動比喻說明血管損傷與膽固醇堆積的過程,提醒民眾應重新檢視日常飲食內容。
蕭捷健表示,血管內壁如同「不沾鍋塗層」,當進食大量精製澱粉與糖類時,會造成血糖波動劇烈,引發發炎反應,使血管內皮表面變得粗糙,形同被「菜瓜布刷過」的不沾鍋。當這些刮痕形成後,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膽固醇)便容易附著堆積,成為血管阻塞的起點。
他指出,過去將飽和脂肪視為血管疾病主因的觀念逐漸被修正。有研究顯示,單純以精製澱粉與糖來取代飽和脂肪,並不會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事實上,攝取過多精製碳水化合物會提高體內胰島素阻抗與三酸甘油酯含量,進一步惡化血管發炎與內皮脆弱狀況。
蕭捷健建議,民眾可透過選擇合適油脂來「修補」受損血管。他推薦使用特級初榨橄欖油與酪梨油作為烹調用油,這類好油具有抗發炎作用,猶如在血管內壁塗上一層保護漆。此外,深海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則被形容為「滅火器」,有助於鎮靜發炎反應、穩定血管狀態。
對於碳水攝取時機,他表示並非所有澱粉皆應被排斥。在運動前後攝取碳水化合物,有助於肌肉修復與血糖穩定;反之,若在靜態時大量進食精製澱粉,則可能如同「將汽油倒在客廳」,提高身體發炎風險。
最後他提醒,即使選用健康油脂,也須留意烹調方式。特級初榨橄欖油若高溫加熱,可能產生反式脂肪,反而對健康造成反效果。他強調,建立正確飲食觀念與適當使用油脂,有助於血管修復與整體代謝健康。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2 小時前) -
天氣變冷手腳冰冷?醫:恐是腦中風前兆 這3種人最易中鏢
(2 小時前) -
女性心肌梗塞「這些」非典型症狀別輕忽!醫揭:女性心臟病防護4要訣
(3 小時前) -
甲亢非小病 不治療小心「甲狀腺風暴」恐休克
(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