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1° / 28° )
氣象
2024-01-30 | 常春月刊

一樣是運動神經元退化,但不是漸凍人,1疾病讓人權律師陳俊翰回台,為罕病病友爭平等醫療

一樣是運動神經元退化,但不是漸凍人,1疾病讓人權律師陳俊翰回台,為罕病病友爭平等醫療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人權律師陳俊翰在1歲時確診了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全名為Spinal Muscular Atrophy),當年因為無藥可醫,醫師評估僅能活3、4年,但在自己的不放棄以及母親的陪伴下,加上醫藥科技的進步,靠全身唯一能動的嘴巴控制輪椅和寫字,取得美國法學博士與律師執照,卻捨棄國外治療的機會,毅然返台為罕病病友爭取平等醫療。

另一位9歲的病友小晴是第一型SMA患者,在她4、5個月大時被父母發現不會翻身、抬頭,確診後,大約1歲時因肺炎導致呼吸衰竭,當時評估僅剩下幾周的生命,還好在小晴的努力、家人陪伴和醫療人員的努力下度過難關。在藥物治療之後進步很多。

SMA常被誤認為軟骨症或漸凍症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部暨檢驗醫學部鐘育志教授指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常被誤認為軟骨症或漸凍症,SMA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隱性遺傳性疾病,患者的運動功能會隨時間持續退化。SMA和民眾較為熟知的漸凍症雖然都與運動神經元的退化有關,但從好發年齡可以區別,漸凍症好發年齡介於50至75歲,而SMA則多在18歲內發病,甚至高達99%。

SMA主要是由於SMA基因缺失或是突變了,導致脊髓前角細胞,也就是運動神經元退化,造成肌肉無力的一種隱性的遺傳性疾病,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目前全台有大約420名患者,但有50萬人帶有SMA基因。

分為四種類型,第一型最嚴重

鐘育志說明,SMA依發病年齡與最佳運動功能將疾病分為4種類型,第一型的發生率約50~60%,多在出生6個月前發病,大多數此類型患者得靠他人協助生活,這也是最嚴重的型別,甚至若未能及早治療,2歲前死亡率高達8成,也是全球嬰兒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第二型發生率大約是20~0%,多於出生後6~18個月內發病,多可以輪椅代步,但會逐漸失去獨坐能力,進而臥床;第三型約10~20%的發生率,大多在18歲以下發病,病程從可以獨立行走至需要輪椅代步;第四型發生率不多,約1%左右,成年後發病,僅有輕微的運動功能障礙。

運動功能隨年齡增長持續退化
鐘育志進一步說明,SMA主要的症狀包括肌肉張力低下、四肢與軀幹肌肉無力與肌肉萎縮,且運動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持續退化。

至於已經以輪椅代步的病友幾乎都是極重度肢體障礙者,最嚴重者除了肌肉沒有力量,還有一個特徵就是全身肌肉鬆軟到連自己的頭部垂倒時都無力撐起,不但照顧者難以抱起,病友可能連自己移位、如廁、刷牙、洗臉、拿碗、舉筷、咀嚼、吞嚥都有困難,甚至睡覺時翻身或呼吸的力氣也沒有,晚上還需使用呼吸器。

過去無藥可醫,目前有多種藥物選擇

台大醫院神經部蔡力凱教授表示,SMA在過去無藥可醫,僅能給予症狀治療,依據病人的需求提供營養與呼吸照護,幫助預防肌肉無力產生的併發症,但這是治標不治本,無法阻止病程的惡化。

不過從2016年開始,陸續出現包括俗稱的背針、基因治療與口服藥等3種治療藥物,透過影響特定基因的表現,讓患者可以免於運動功能退化的恐懼,同時也能穩定患者的呼吸和進食功能,從臨床上觀察到,及早治療大約有80~90%的機會,讓患者的運動功能進步。

期望病友能享有平等醫療權益

蔡力凱指出,目前全台約有420名的SMA病友,但僅有100多人獲得健保給付藥物費用,因此仍有將近300人,因為RULM(上肢運動功能)低於15分、目前功能狀態較嚴重,或是3歲以後才發病,病程惡化速度相對較慢,而被排除在健保給付之外。

然而根據文獻,即使目前功能狀態較嚴重,透過治療也有機會能夠翻轉,且全球與國內的真實世界數據也皆看到類似的成果,因此期待政府不要放棄每一個生命,讓SMA病友都能獲得治療的機會。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愈讀:

雙手、雙腿無力,還出現吞嚥困難,60多歲醫師成漸凍人,治療之後病情竟出現逆轉
.撲克臉、手抖腳抖恐是巴金森氏症前兆! 醫曝「與老化辨別方法」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