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28 | 常春月刊

避免大腸癌上身食物,紅肉、香腸、火腿…,少吃為妙,1飲品也不要常喝


避免大腸癌上身食物,紅肉、香腸、火腿…,少吃為妙,1飲品也不要常喝

俗話說:「病從口入」,用來形容大腸癌再貼切不過了!國際一篇研究顯示,在所有癌症中,大腸癌與飲食相關比例高達38%,顯示不良的飲食習慣與大腸癌特別有關係。

這篇統合性研究,共分析222篇關於飲食習慣與大腸癌之關係的文獻,結果發現,吃較多紅肉者比少吃紅肉者,以及每天喝酒4杯以上的重度飲酒者,大幅增加罹患大腸的機率;而日常飲食富含膳食纖維、鈣、優酪乳等,則能夠減少大腸癌的發生風險。

台北市營養師公會居家照護營養師、私人家庭營養師程涵宇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報告顯示,每天食用100克的紅肉,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就會增加約17%,而每天食用50公克加工肉類,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更增加18%

所謂的紅肉是指豬、羊、牛等4隻腳的家畜類動物,加工肉類則包括香腸、培根、火腿、牛肉乾,以及其他燻製、醃製、發酵或醃製的罐頭肉品,因為在加工過程中加入了化學物質、防腐劑或為肉品添色的成分,如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恐導致產生致癌物質。

程涵宇說明,加工肉品列為一級致癌物,充分證據顯示對人類致癌,而紅肉則被列為2A級致癌物,也就是很可能對人類致癌,每星期最多吃1到2次加工肉類或紅肉,可以選擇瘦紅肉,致癌的風險可能較小。此外,最好避免油煎、油炸及燒烤的高溫烹調肉類,由於在炭化過程中產生的多環芳香烴及其他蛋白質產生的致癌物質,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酒精是另一種造成大腸癌的危險食物,研究顯示,每天喝酒4杯以上的重度飲酒者,與大腸癌的發生率高度相關。經由酒精代謝所產生的乙醛,經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人類的一級致癌物,即使在少量飲酒者中,每天僅10公克的酒精,相當於5%啤酒250毫升,或12%葡萄酒100毫升,或是40%的烈酒30毫升,大腸癌的風險也會顯著增加7%,風險升高可能與酒精干擾葉酸吸收及減少葉酸攝取量有關,建議偶爾才飲酒或避免喝酒。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最新研究:每週紅肉攝取別超過「1數量」,否則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服用保健食品改善血脂!「7成分研究實測結果」曝 醫點名「2成分」愈補愈慘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