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一下子快、一下又變慢,怎麼跳算異常?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03期
文/陳大樂
正常人休息時的心跳,平均每分鐘大概在60~100次,如果以這個速率推算,一個人一生中平均要跳25~30億次之多;有趣的是,人類的心臟跳動是從在媽媽的肚子裡的第22天開始,心臟就開始跳動了;大約到了4周左右,就有血液循環的作用,而這樣的跳動,就像時鐘的秒鐘擺動般,維持一致的規律性。
不過,假使心臟的跳動速率變慢、變快,或是出現不規則的跳動,就可能是心律不整(Arrhythmia)。當心律不整發生時,可能會感到心悸、心臟撲通撲通跳的感受;雖然絕大多數的心律不整都屬於良性,但不同的原因跟類型,會導致不同的症狀和後果;譬如心臟可能無法將血液運輸至全身,導致器官受損、無法運作,嚴重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
大家有想過,永不休息的心臟,到底是如何維持持續跳動的呢?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院長室醫務祕書心臟內科林庭光醫師說,靠的就是位於右心房的竇房結(Sinus node, SA node),是一群非常特別的神經元。這群神經元跟其他神經細胞不一樣,不需要外部刺激就能夠自動地、有節奏的產生電流,這些電流按照傳導的順序,依序傳送到心臟各部位,而引起心肌細胞的收縮和舒張,而出現心臟的緊縮和放鬆,接著將血液送入肺臟或全身,血液循環就是這樣來的。
不過,當竇房結不能正常運作、控制心跳的電流訊號延遲或改變路徑,或是心臟不該產生信號的部位產生了電流訊號,打亂神經細胞的訊號傳遞,就可能發生心跳不規則,速度過快或是速度過慢,也就是心律不整的狀況。
心律不整的症狀
正常人在靜止狀態時,通常不會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當有心臟跳動的感覺,這就是心悸的症狀。心律不整的症狀很多元,有些人根本不會感覺出來,但絕大多數人的心律不整症狀如以下:
1.突然感覺到心臟的跳動或撞擊,自覺心臟碰碰跳,或胸頸部的跳動感。
2.心悸、胸悶、胸痛。
3.喘不過氣、呼吸困難、頭重腳輕或暈眩。
4.嚴重會出現血壓下降、冒冷汗、暈倒、休克,甚至心跳停止、猝死的狀況。
引發心律不整8原因
1.先天性的心律不整:大都是先天的基因缺陷導致,通常是鉀離子、鈉離子、鈣離子代謝通道的功能有異常,導致心臟無法規則運作,引發心室顫動、心律不整。
2.吸菸:研究發現,抽菸會增加50%心律不整的機率。這是因為香菸裡有尼古丁跟其他興奮物質,進入血液中會讓心跳加速,讓心臟的收縮更強;這些物質長時間堆積在血液裡面,會引起心律不整的問題。儘管戒菸了,心律不整的機率也比常人來得高。
3.壓力:不少研究發現,情緒與心律有著密切的關係,包括壓力太大、憤怒、緊張、崩潰、憂鬱、焦慮的情緒問題等,都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缺血、血管收縮、腎上腺素釋放等,導致心跳速率不穩,這種稱為「心理性的心律不整」。
4.藥物:林庭光說,長期服用降血壓藥、利尿劑、減肥藥、安非他命、支氣管擴張劑等,也容易導致心律不整。
5.糖尿病:正常狀況下,自律神經的副交感神經會讓心跳速率減慢,讓人感到放鬆,交感神經則會增加心跳速度、強度,以及讓血壓增加;不過,當血糖控制不良時,容易導致神經的損壞,如果發生在自律神經,就會造成心跳、血壓失去穩定,導致心律不整。
6.咖啡因:研究發現,每日攝取400毫克的咖啡因時,容易提升心房顫動、心律不整的風險。咖啡因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刺激大腦及神經系統,增加心臟跳動的速率,過量會導致心跳異常加快、頭痛、焦慮、顫抖以及失眠等副作用,甚至會引發心律不整。
因此,各國的營養學者都建議,成人每日應不攝取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約1~3杯咖啡);若為心臟病患者則須減半。
7.心血管疾病:生理性的心律不整多與疾病有關,特別是與心臟相關的疾病,如冠心症、先天性心臟病或心臟瓣膜炎疾病等,這些人也比較容易出現心律不整。
8.甲狀腺機能異常:非心臟相關疾病導致心律不整的,有甲狀腺機能亢進、低血壓、貧血、低血糖、自律神經失調、電解質失衡及貧血等問題。
BOX:醫生說我心律不整,可是為什麼感覺不到?
事實上,大約有80%的心律不整都是屬於良性的,所以當出現心律不整時,患者可能全無症狀,甚至完全不會察覺;狀況比較輕者,可能會有心悸、頭暈、胸痛不適症狀。不過,林庭光說,仍有20%的心律不整屬於惡性,像是心房顫動、心室的異常顫動,嚴重甚至造成心搏驟停、休克、昏厥或猝死等。
3方法讓心律恢復正常
這個問題是臨床上病人經常問的。如果是因為飲食、藥物或是心理性引起的心律不整,通常為暫時性的,只要透過生活習慣及藥物的調整,就能夠改善;另外,非心臟相關引起的心律不整,如甲亢、低血壓、貧血或是血糖問題,也大多在矯正毛病之後,心律不整就會好轉。
倘若是因為心因性引起的心律不整,像是先天性的心臟結構異常或是後天心臟疾病,引起的心律不整,就得積極的透過藥物或手術控制,才能防止進一步惡化,。
1.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包含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鈉離子通道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等等心律不整藥物,心房顫動這類型心律不整,容易產生血栓,中鋒機率上升,依醫師判斷給予抗凝藥物,需依醫師判斷給予。
2.高頻波不整脈經導管燒灼術:主要針對心跳過快的治療方式,利用導管找到不正常傳導路徑或異常放電的,再用電燒方式讓異常放電或傳導路徑的部位,藉以達到治療心律不整的的目的。
3.心臟裝置:除了藥物和手術治療外,也可植入心臟裝置,來調整病人的心跳,用於經常發作,或是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病人。
林庭光說,一種是心臟節律器,將此裝置在病患體內,一般是植入病人胸前皮下肌肉組織上,當心跳太慢或有其他特殊治療需要時,人工心臟節律器會傳送電衝動到心臟,以刺激心臟收縮,調整病人心跳。
另一種是心室去顫器,是針對較嚴重的心室心搏過速,或是心室顫動型等心律不整的狀況。病患一旦發作時,去顫器會立刻感應,並在數秒鐘內自動電擊終止心室顫動,使心跳恢復正常速度和規律,防止病人猝死。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心肌梗塞突發作!醫授「送醫前自救方法」 肩膀痠痛活動後又好是警訊
·突胸悶、心絞痛,休息後好轉別以為沒事!醫曝「潛藏危機」 不少人就猝死了
最新健康新聞
-
-
過敏鼻塞、打噴嚏「洗鼻子」有用 醫曝用錯水下場慘
(2 小時前) -
大S猝逝/網友「誤以為普通感冒延誤就醫」 專業醫強調:流感不是感冒
(2 小時前) -
流感疫苗搶打潮!民眾想改打「肺鏈疫苗」 醫師示警:還是會重症
(2 小時前) -
感冒不能泡溫泉? 醫曝看「這關鍵」:不是禁忌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