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7 | 優活健康網

找另一半「相似VS互補」哪個好?韓國婚姻律師:「這點」才最重要

挑選伴侶是人生大事之一,不少人好奇找另一半要選個性相似或是個性互補?如果懂得認同彼此間不一樣的地方,並且重視這段關係才是重點。處理過數千個離婚案件、韓國離婚律師崔唯娜於《從兩個人到一個人》一書中,集結多年的案件分享經驗,兩個人也好,一個人也好,無論現在是已婚、離婚、不婚或未婚,若懂得疼愛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順位,任何狀態都影響不了自己的幸福。以下為原書摘文:

要找相似還是相異的另一半?

彼此相似,就說因為相似才分手;彼此相異,又說因為相異才分手。和個性相似的人結婚才能幸褔美滿嗎?還是會因為容易發生衝突,很難一起生活呢?

20多歲時,每次和朋友聊到這個話題一定會分成兩派。在事事都想追根究柢找出正確答案的那段時期,我一直很好奇到底哪一派才對?於是,我整天抓著認識的人打破砂鍋問到底,甚至還嘗試透過閱讀來找出正解。

現在回想起來,根本就是白忙一場。因為20多歲的我根本不清楚自己的性格、價值觀、興趣,自然也沒辦法得知,對方與我究竟存在哪些相似與相異之處。「以律師的角度來看,您認為相似的兩個人結婚比較幸福美滿,還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結婚才會幸福美滿呢?」



時光荏苒,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擁有10多年經歷的離婚專業律師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少人都曾向我提出這個問題。雖然沒有特別調查過,但就自己見過數千對經歷吵架、分離的夫妻,我應該還算夠格憑個人經驗回答吧?

只是,當我實際回想後,才發現自己遇過的夫妻,似乎都有著不盡相同的故事。上午的委託人表示:「我和老公從頭到腳完全沒有一個地方相似,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沒有任何一件可以一起做的事吧。我也是逼不得已才決定離婚」

下午的委託人則說:「我和那個人都很喜歡出去玩,所以整天都想把照顧孩子的事推給對方。夫妻間至少要有一個人喜歡待在家,才有辦法過得幸福美滿吧?」如果一天見10個人,就有10種完全不同的故事。

好混亂。彼此相似,就說因為相似才分手;彼此相異,又說因為相異才分手。正確答案到底是什麼?夫妻的性格相似或相異,顯然對關係能否延續的影響不大。原因在於,一個人會根據不一樣的立場與情況、擔任角色,而變成另一個截然不同的人。



認同彼此不一樣的地方,並重視這段關係

我自己也是如此。20歲的崔唯娜、30歲的崔唯娜,以及此刻即將邁入40歲的崔唯娜,實在太不一樣了。不單純只是因為年紀的增長,而是在其間發生過的各種事情與狀況,大幅地改變了我的價值觀。尤其是經歷了與父親的離別、生育與教養小孩、擔任離婚律師等,都是讓我徹底改變的關鍵因素。

每當人生面臨某些事,我都會因此有了些許頓悟,有時甚至會感覺自己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從意識到這點,原本我認為「人不會變,我也很難改變,所以我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人,並且只與這種人建立關係」,才驚覺從前的自己有多麼愚昧。

當然了,我的根本性格或某些本質層面的確不會產生任何變化。但我現在明白隨著時間流逝,至少以下的事項會出現或多或少的改變:說話方式、喜好、克服痛苦的方法、對待他人的態度、當下感興趣的事。儘管這些事都可能隨著情況而產生變化,但人們在判斷一個人是什麼樣的人時,即是著重於這些要素。既然如此,在大家的眼裡,我應該變得比以前不同許多了。

頓悟這一切後,每當與某人建立關係時,我也不再斟酌自己與對方究竟有多麼相似或相異。坦白說,或許是因為無論我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知道對方與自己之間的不一樣。
假如「發現源於性格、價值觀、喜好的差異」根本沒有意義的話,又該觀察哪些部分呢?

那就是接受這些差異的智慧與對於關係的尊重態度。面對任何關係皆是如此,如果懂得認同彼此間不一樣的地方,並且重視這段關係的人,無論作為朋友、同事或另一半應該都很適合吧?

當感覺眼前的人與自己實在太過不同,以致沒辦法分享任何事的話,我希望各位都能善用這樣的觀點重新檢視—以長遠的眼光思考,與對方一起經歷往後即將發生的無數事情,或是對方看待這些事情時表現出來的態度,而不是因為彼此的差異導致當下浮現的困難。到時,或許才得以隱約看清楚對方,是不是能與自己相守一輩子的人。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