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2° / 27° )
氣象
2024-06-24 | 中央社

印尼農業部秘書長:台灣農技進步 盼更多合作

曾訪問台灣的印尼農業部秘書長塞揚托表示,台灣農業發展進步,實驗室設備優良,期盼未來與台灣有更多交流和合作。另外,為實現印尼自給自足的目標及學童免費午餐政策,將擴大種植面積及發展農牧產業,歡迎台灣投資。

印尼農業部園藝司長兼代理秘書長塞揚托(Prihasto Setyanto)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他表示,對台灣農業發展印象深刻,他說:「台灣農業技術相當先進,特別是研究農業的實驗室設備很高級,可見台灣對農業的重視,希望未來印尼也能有類似規模的實驗室。」

曾兩度訪問台灣的塞揚托,最近一次是在2022年底到中興大學,就農業產學技術與台灣專家及學者交流,他指出,有機栽植與無人機在農業上的應用,是印尼農業非常需要引進的技術。

另外,對於印尼農業部自2019年開始,每年派近百名青年赴台灣各地農漁牧場的實習計畫,塞揚托對成果表示滿意,他告訴中央社:「我非常支持這個計劃,台灣在農業技術上很先進,這些年輕人有機會學習新技能和知識,回到印尼後,能帶來新的技術和經驗。」

塞揚托指出,印尼農業部非常歡迎各國的投資,特別是總統當選人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將實施學童免費營養午餐計畫,未來將有許多投資機會。

他舉例,普拉伯沃希望透過免費營養午餐計畫,減少孩童營養不良的問題,並提升全國人力素質,因此,包括台灣在內,印尼歡迎各國投資印尼農牧產業。

塞揚托說:「目前印尼超過九成的牛奶都是自國外進口,為何不在國內發展乳牛產業呢?未來免費午餐的計畫中,就包括提供牛奶,因此將有明確的市場需求。」

另一方面,針對印尼希望達到糧食自給自足的目標,塞揚托表示,爪哇島的土地種植面積已趨近飽和,因此爪哇必須發展密集農作,意指密集種植農作物、一年內種植多種農作物,或靠大量肥料以最大化的利用土地。

他解釋:「爪哇島已經不能再擴大種植面積了,因此必須進行密集農作,並提高農業技術以增加生產力。」

塞揚托指出,他記得台灣栽培大蒜的技術非常好,因此很希望台灣能在種子產業上投資印尼,以提高印尼的農業生產力。

他對中央社表示,隨著印尼人口持續增加,糧食需求也會增長,目前印尼仍有大片土地可供種植,未來會擴大種植面積,並舉例:「像是蘇門答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巴布亞等,都有許多可用的種植土地」。

塞揚托對印尼將達到糧食自給自足很有信心,他說:「印尼全國每個月需要250到260萬噸的稻米,為了滿足這個需求,每月至少要種植100萬公頃的水稻,若能做到,那全年就能實現自給自足,甚至還可能出口稻米。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