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7 | 中央社

中共三中全會前 官媒刊文談全面深化改革特點

中共20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15日至18日召開。人民日報昨天刊文,指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而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強協調各項改革舉措、更加突出高質量發展,及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人民日報26日刊登題為「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署名「任仲平」(意指「人民日報重要評論」)的長文。

今年4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強調「全黨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今年5月,習近平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表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需錨定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並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文章指出,中共18屆三中全會開啟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

文章引述習近平2013年在考慮中共18屆三中全會議題時表示,要提出「制定一個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而不是只講經濟體制改革,或者只講經濟體制和社會體制改革」,這樣考慮是因為要解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是難以奏效。

文章表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更加注重系統集成,加強各項改革舉措的協調配套,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現象。

文章強調,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是「新時代的硬道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更加突出這重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堅持和發展中國基本經濟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文章表示,開放也是改革,中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從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到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路,形成更大、更寬、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文章表示,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才能不斷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空間。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今天決定,第20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

中共20屆三中全會延岩多時。依文革後慣例,中共每屆三中全會,絕大部分選在黨代會翌年的9月至12月間舉行,且多聚焦經濟及改革開放等政策走向問題。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