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5-30 | 今日新聞

名家論壇》賈程年/飛不出籠子的青鳥

名家論壇》賈程年/飛不出籠子的青鳥
公民團體28日號召「青鳥行動」包圍立法院,抗議人潮蔓延至鄰近的台大兒童醫院,有護理師表示病童被吵到無法入睡。(圖/NOWnews攝影中心)

[NOWnews今日新聞] 立法院審議國會改革法案,遭到民進黨抨擊擴權。場外的民間團體以「青鳥行動」為名號召群眾,象徵在青島東路集結,又有如青鳥般自由來去,不受任何人控制。然而,數次行動下來,不僅缺乏公民自主的要素,背後可看到政黨介入的影子,連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都急著為青鳥們澄清,卻不慎說漏嘴,「原來這一切都在老大哥的掌控下」。

國會改革法案不是憑空冒出來的,早在2月1日立院會期開始後就列為優先法案,3月21日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就排定國會改革主題報告,4月1日起更排定了三場公聽會,4月15日起就在委員會中實質審查。這期間完全不見民間團體表達意見,直到5月17日院會審查,藍綠白爆發肢體衝突後,才突然跳出來抗議黑箱、擴權。

如果民間團體一路都有關心,怎麼會是到最後院會要三讀時才趕緊號召人馬,想擋下法案;如果立委在國會體制內,循議事規則或杯葛或冗長發言等方式都無法阻擋,最後仍表決通過,那場外的民團堅持退回的理由又是甚麼?難道是否定國會的代議式民主,要用街頭抗爭方式替代嗎?

號稱民間團體發起的「青鳥行動」,其背後團體政黨色彩明顯,過往的政治連結也被討論。正因為不想讓外界認為是政黨發起的抗爭,所以極力想撇清與民進黨的關係,但從民進黨議員、立委,甚至是黨中央的幹部到場聲援、協助可以看出來,這場賴總統上任以來首起社會運動,還是走回民進黨過去政黨對立、仇中反中的老路線。

更讓人訝然的是,正當外界質疑參與民眾背景時,王義川為了「自清」,說出他手上有份數據,是用基地台訊號定位,比對青鳥活動、519民眾黨集會、再比對2024總統大選造勢民進黨支持者手機訊號,意外發現這幾天的立院外集會,多了許多民進黨年輕生力軍,他們跟挺柯的「小草」,訊號不一樣,是不同一批人。

至此,這群天真以為自己是自由青鳥的年輕人或知識份子,原來都是民進黨天網掌控下的實驗者,是執政高層用來比對支持者圖像及動員能力的一個熱點而已。

「呼之即至,揮之即去」。民進黨希望大家上街頭,大家就上街頭;希望大家抗議藍白,就抗議藍白;希望大家寫我藐視國會,大家都說我藐視國會。「青鳥行動」完全沒有活動自主性之外,也可以看出抗議對象完全沒有民進黨,沒有譴責綠營暴力、更不漠視國會紀律及議事規則。

這群青鳥在民進黨設下的籠子內飛來飛去,連飛行路線都是被安排好的,時間到了就被帶到這裡,展示給外界觀賞。青鳥們飛得很開心,外人看到則是難過地直搖頭。

從王義川得意地講出,他們有分析參與行動的民眾樣態,足見民進黨早已全面掌控民眾資訊,只是看要不要說而已。

事實上,手機信令訊號去個資化運用,絕對不可能個別比對不同時間,在不同活動場合,特定個資門號的重現性,或者是提供兩場活動人潮特定群組的差異性。

如果王義川說,它們比對青鳥行動、519集會及2024大選造勢參與人員的資料,表示他不僅取得這三場手機信令訊號,更進一步拿到手機個資及原始登記資料,才能去比對使用者圖像。

想像國家機器有著你今天一整天手機訊號,知道你年齡、性別、個資,然後知道你在某一個時間點去了哪些地方。這些訊息不是不用,而是放著等到哪一天再用,而且直通民進黨資料庫,這是多麼令人驚恐的畫面!

從賴清德上任第一天,警政署、調查局、廉政署和海巡署等情治系統首長全部換人不難看出,賴清德的自我防衛心有多重,整個情資偵系統都要由賴清德一手掌握。比起來,民眾的手機個資,真的不算什麼。

曾經在立院外的青鳥們,你們真的甘願做民進黨的籠中鳥嗎?

●作者:賈程年/資深媒體人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聞》立場

●《今日廣場》歡迎來稿或參與討論,請附真實姓名及聯絡電話,文章歡迎寄至:opinion@nownews.com



相關新聞


名家論壇》黃創夏/「看門狗變主人」之「黃傅芯之亂」


名家論壇》吳崑玉/來吧!就讓我們來互相傷害吧!


名家論壇》單厚之/青鳥行動不會是太陽花2.0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