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6 | 每日健康
鈣質不足不只骨頭痛!9成台灣人缺鈣:恐引發心悸、失眠、手麻等問題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23年發布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6-109年)」結果指出,台灣7歲以上國人鈣質攝取普遍偏低,尤其是19至64歲成人,每日平均攝取量僅約為建議量的一半,與國際建議攝取標準相距甚遠。調查顯示,約有七成以上民眾鈣質攝取量未達標,若長期缺乏,恐對骨骼健康與全身機能造成影響。
鈣質是維持骨骼與牙齒健康的重要礦物質,同時也參與肌肉收縮、神經傳導與心跳穩定等生理機能。醫師指出,鈣質不足除了可能導致骨質疏鬆、增加骨折風險外,還可能伴隨肌肉抽搐、手腳麻木、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隨著年齡增長,骨骼中的鈣質會逐漸流失,若在中年時期沒有建立良好的「骨本」,未來面臨骨鬆或行動障礙的機率將大幅上升。
營養師建議,補充鈣質應以飲食為優先,常見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乳製品(牛奶、優格、起司)、豆腐、小魚乾、海帶與深綠色蔬菜等。此外,適度曬太陽可促進維生素D合成,幫助鈣質吸收。對於乳糖不耐或飲食限制者,可考慮補充複方鈣補充劑,在專業醫師或營養師建議下進行。
除了補鈣,生活習慣也與骨質健康息息相關。營養師提醒,長期久坐、缺乏運動、攝取過量咖啡因與鹽分,皆可能加速鈣質流失。想要維持良好骨質與健康生活品質,應從年輕開始養成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的生活習慣,並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提早掌握自身骨骼狀況。
延伸閱讀
運動後血糖上升?醫揭「先下再上」有助改善糖尿病 亂吃致胰島細胞提早衰竭
中國抖音爆紅零食蠟瓶糖!醫師曝「食安4風險」 恐掉進氣管
最新健康新聞
-
-
薑湯防感冒、抗發炎?醫揭生薑食用禁忌:出現「這些症狀」先別吃
(15 分鐘前) -
胃食道逆流喝什麼?這種「無咖啡因茶」也要避免!醫推3種飲料代替
(15 分鐘前) -
台灣武田培育優秀醫藥行銷人才 獲頒榮譽MR認證
(45 分鐘前) -
「吃魚油」能改善孩子ADHD症狀? 醫曝真實效果
(53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