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4-06-27 | 優活健康網

讀書就像登山,疲勞前先休息!多益980學霸教「最強休息法」速充電

你平常讀書會休息多久?為了避免大腦建立「念書=痛苦」的資訊,定期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想要讀書效率增加,不如好好休息、恢復注意力。多益成績980分、日本學霸古市幸雄於《每日只要30分鐘》一書中,分享有效的學習法,幫助讀者省下時間,增進自己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如何有效休息充電?

為了避免大腦建立連結「念書=痛苦」,定期休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自己習慣反覆讀30分鐘、休息15分鐘。每個人請視自己的情況調整,想要讀15分鐘、休息15分鐘也OK。

甚至,假如你是人生頭一次想認真讀書的初學者,先從讀15分鐘、休息45分鐘開始也完全OK,請先抓比較短的學習時間,將「短時學習→休息」視作一個基礎循環,重複個2到3次,如此一來,就能輕鬆讀滿1、2個小時。是的,重點就是趕在注意力渙散、開始討厭讀書之前,先中斷讀書。

因為很重要,請容我再強調一次。一旦對讀書產生厭惡的感受,接下來想要慢慢讀上好幾年會變得窒礙難行。為了避免這種情形,請趁精神好時衝刺,並在「快要開始」煩躁前果決地中斷,這才是能否持續好幾年、養成學習習慣的竅門。不要等到討厭了才休息,請在還沒討厭時休息。



你知道我是怎麼發現的嗎?在日本,大學一堂課基本上是90分鐘,從前的我因此以為人的專注力也大約是90分鐘,所以用這個節奏來準備留學考,結果卻怎麼樣都無法專注超過30分鐘,起初還以為是自己耐性差,為此感到很焦慮。

但是,有天我突發奇想:「也許不是我的問題,而是人的注意力本來就無法集中太久?」然後,我做了許多實驗,證明了我的猜測。與其勉強讀1小時,然後累到休息30分鐘,重複「讀30分鐘→休息15分鐘」,重新翻開書的疲勞感少了許多,「念書=痛苦」的感覺也消失了。

道理很簡單。假如眼前有一份辛苦的工作,要你連續一直做一定受不了,但如果是每做15到30分鐘就休息一下,似乎就能慢慢撐下去。極限登山家野口健先生曾在接受電視採訪時說過:「登山的訣竅是頻繁地短暫休息。」也就是在疲勞之前先休息,才能維持長時間的登山,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



休息時間的意外妙用

我常利用休息時間做其他閱讀。你也許會問:「休息時間也用來看書,腦袋不會沒休息到嗎?」但是,一樣都是看書,只要科目類別不同,或是輸入的資訊種類不同,大腦用的地方就不一樣。

簡單地說,數學讀累了,不表示所有東西都讀累了。只要變換所讀的科目,像是趁休息時看一點理化,就能輕鬆地接下去。因為我經常一邊念書,一邊趁休息時間看別的書,學習和閱讀的效率才能飛躍性提升。

聽說有些兼職作家同時擁有兩張桌子,一張用來寫小說,當寫作不順利時,就去另一張桌子做其他工作。等其他工作做累了,再回來寫作桌繼續小說創作。這證明了只要輸入、輸出的資訊種類不同,大腦就不會累積疲勞。

所以,你就當作是被騙,趁著休息時間把沒看過的書翻開,讀個15分鐘看看。若能有效善用學習的休息空檔,一個月就能輕鬆解決一、兩本書,你再也不能用「忙到沒時間看書」當作藉口。

記得我在美國留學時,也是利用瑣碎的休息時間,看完了從日本帶去的司馬遼太郎的書。生活在只有英語的世界裡,日文小說為我帶來相當放鬆的時光。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