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5° / 28° )
氣象
2024-06-06 | 台灣好報

搞好關係/李榮枝

李榮枝

人們常說,別人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在別人那裏,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得到了表揚,也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得到了批評。有一樣東西,我一直蒙在鼓裏,還以為自己沒什麼問題,那就是人際關係。大學畢業後,進入職場,我被領導說得最多的就是沒有搞好人際關係。

無論在學校,還是在職場,我都極少與別人發生衝突,基本的待人接物之道都做到了,跟同學、老師、同事相處得還算融洽,我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但是,相較於別人,我不難發現自己的差別。首先,不喜歡與別人打招呼,給人高冷的感覺。初入一個單位,或者還沒與別人混得比較熟,我不會主動拉近距離。還有,我總覺得每天重複打招呼這個動作,有點麻煩。但是,這不代表我蔑視別人,我有時比別人都要熱忱,對普通百姓充滿敬畏與憐憫。其次,與領導的關係拉得不夠近,不主動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討好領導。雖然領導不明說,但領導都喜歡下屬對他們說好話,也就是拍馬屁。像比我晚進單位的某個同事,知識與能力比我強不了多少,就是經常與領導問個好,領導總是覺得他比我能幹。我一直認為,我所在的崗位不是為領導服務,而是廣大群眾,所以無必要討好領導,雖然他們的職位比我高,掌握著我的升遷。

領導說,為了避免我不高興,別人不會當眾批評;他們之所以批評我,是為了我好。話雖如此,但我總對這個“為了我好”心存懷疑,就是說不出哪里有問題。正因為此,我一直沒有接受領導這套教誨,沒有徹底被職場改造。經過三年研究生學習,與同學進行深入的討論,知識的積累和人生經驗的豐富,讓我慢慢對這個問題清晰起來。

我父親曾經不只一次告訴我,在學校、工作單位,要多與別人接觸,把人際關係搞好,若有一天,別人活得出彩,念及當年情,別人會拉你一把。我活了這麼多年,也不乏一些相處得很好的朋友。但是,我迄今為止沒有受到朋友的恩惠。也許,我的朋友本來就少,為數不多的朋友也沒有活得多麼出彩。父親的狀態也打了自己嘴巴。小時候跟他玩得很好的一個同學如今當了村幹部、部門負責人,彼此漸行漸遠。哪怕見面了,大家總有點隔閡。他總是不時發出這樣的感歎:咱們小時候關係這麼好,如今怎麼會這樣呢?面對這樣的感歎,我已經習以為常。友情是眾多感情中最脆弱的,受歲月的磨洗嚴重,受地域的限制明顯,受社會次序的撕扯劇烈。關係好,往往只是一時,不代表永遠好,到最後只剩下基本的仁義道德。關係好,不代表別人有能力,更不代表別人有義務幫你。你們一開始,本就沒有簽訂這樣的契約,要互相捆綁,不然這註定是一場交易,而不是友情。出來混,遲早要還的。若別人拉了你一把,你又拿什麼回饋呢?拖欠人情,總感覺心裏有所虧欠。

人們把人際關係捧得如此之高,無非是將別人看成一個工具。只有搞好人際關係,我們才能贏得資源,贏得信任,贏得事業,贏得金錢,贏得榮耀,贏得地位,贏得權力,贏得成功。可以說,人際關係是事業成功、階層飛躍、人生逆襲的墊腳石、翹板,讓我們站得更高、飛得更遠。當你這麼認知人際關係,好像一個佈局謀篇的棋手,身邊的每個人都是一個棋子。我有一個研究生同學性格孤僻、高冷,不愛交際,我以為這只是性格問題,但深入瞭解過後,才知道他頭腦中有一套近似於厚黑學的人際關係學。簡單來說,跟他有利益關係,能幫他達到自己目標,他就表現得很友善,給別人一個良好的印象;跟他沒有利益關係的人,他就不屑一顧,甚至睥睨而視。於是,形成兩極分化的局面。最親近的同學都不喜歡他,說他心術不正,老師和其他同學都誇他是好孩子。我很不理解,一開始憤憤不平,但後來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那些人根本不了解他,正所謂“知人口臉不知心”,可是,社會又喜歡、培養這樣的人。我小學六年級的班主任也是一樣,他平時對我們呼呼喝喝,對某些學生拳打腳踢,但一遇到同事尤其是領導,就馬上改變嘴臉,笑容滿面,以禮相待。因此,我們頗有微詞的班主任,別人竟然嘖嘖稱讚。我們不是嫉妒,而是不解,而且是深深地不解。現在我們知曉了,頓時陷入深深的憂慮。

認識自己是困難的,同樣的,認識他人是困難的。善於偽裝自己,擅長作秀,調劑人際關係的人往往當道。這些人表裏不一,口是心非,為的只是個人榮譽、個人前途,哪有什麼為天下蒼生辦好事的胸懷?我們一邊批判、打擊這些兩面派,但又為這些兩面派呐喊、喝彩,提供生存空間。這豈不是可笑至極?我是一個比較率性的人,不擅長在別人特別是領導前面表現自己。因此,領導們對我頗有微詞。他們認為,一個接受正規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不應該這樣子。正如《局外人》的主人公默爾索被外界認為是一個態度冷漠、內心陰暗的人,但他其實只是遵循自己的內心,不想做演員罷了。但是,在外人看來,默爾索是不可理喻的,甚至是有罪的,最後他被審判了。這也難怪別人看了《局外人》,不禁感歎一句:“我做了一輩子演員。”

說到底,人際關係牽涉個人的生存,能否搞好人際關係,至關重要,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而,當我們搞好了人際關係,有了資源,有了事業,有了一定的職位,有了財富,這就是我們的理想生活嗎?也許是的,人際關係及後續的統統都是手段。然而,我們反思一下,似乎不是如此,生活不應該僅僅如此。然而,很多人都認為生活就到此為止了。不幸的是,物質的豐富並沒換來精神的豐盈,經過了物質匱乏的痛苦,我們又陷入無聊之中。而且,當你擁有了一切,也會漸漸地失去一些最珍貴的東西。很多人會向你送來喝彩,對你說好話,千方百計地討好你,但你總覺得人與人之間本來不應該如此,這樣人與人之間總是缺乏一些東西,但你總是說不出來。像奧運冠軍全紅嬋成名後,很多親戚蜂擁而來,甚至一些之前從來不登門拜訪的親戚也前來串門,送這送那,噓寒問暖,全紅嬋一家不勝其煩,真是世態炎涼,令人心寒。

我從未否認過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但我心中理想的人際關係卻不是如此。不論民族、國籍、膚色、階層、性別等,每個人的人格一律平等。被利用是不平等,諂媚也是不平等,被利用和諂媚愈發嚴重,社會地位就愈發懸殊。羅爾斯曾經描述原初狀態下的人際關係是相對冷漠。注意是相對冷漠,而不是絕對冷漠,這意味著人與人之間仍然有所連接,但又有一定的疏離。人的平等才能形成這樣的人際關係,也只有這樣的人際關係才能進一步促進平等。那麼,人與人之間靠什麼連接在一起呢?羅爾斯引入了契約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簽訂契約。然而,我們基於什麼來訂立契約呢?羅爾斯給出的答案是正義原則及其制度運作。羅爾斯說的反映了他理想中的政治社群狀態,撇開政治社群,擴大至我們整個世界,我看恰是自由、平等、博愛、正義、民主、人權、幸福等普世價值讓我們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而共同的興趣、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品質又讓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各自走到一起。共同的興趣、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品質沒有普世價值的支持,只會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上述所述的狀態似乎又過於理想,在職場尤其是官場很難實現。也許正因為如此,貪污腐敗才如此嚴重。我本科學習行政管理,腐敗是一個我們經常探討的問題。我沒有深入研究過這個問題,但總算看過一些文獻。經濟學、政治學、組織學、社會學、歷史學……各路學術人從各自領域和角度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待我轉學哲學,讀過一些哲學經典,再審視腐敗現象,才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也許不止是一個制度問題,更加是思想文化的問題。毫無疑問,中國是人情社會,不然父母、老師和領導都不會苦心婆心地教育我們要搞好人際關係。然而,為什麼這樣?我不禁想起了“三綱五常”。“三綱五常”是將一套熟人制度搬到非熟人制度,正是家國同構。大臣對待君主,正如妻子對待丈夫,孩子對待父親。君主跟丈夫和父親一樣,就是權威,只能服從,不能對抗。然而,這預設了一個聖人標準,君主與丈夫、父親必須在仁、義、禮、智、信諸方面錘煉自己,使自己成為典範。然而,實際上君主乃至當今官員並非如此,似乎覺得擁有了權力等於擁有了一切,別人諂媚幾句,就自鳴得意,遇見別人的違意,就氣粗懟過去。孰知道,點頭哈腰,滿口馬屁,並不代表心悅誠服地接受,有時只是被迫地造作,裝個門面。在外人看來,這一切都是以領導為綱的樣子。

我們早已推翻封建制度,但封建思想的殘餘仍然在人間,不然也不會出現後來的“兩個凡是”。“四人幫”倒臺了,文革結束了,“兩個凡是”沒有了,真理大討論也轟轟烈烈地進行完,但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兩個凡是”的影子。某次,我送資料給某鎮領導秘書。該領導批示要徵求某部門意見,我說本來就有這一步,我們沒有徵求意見。我的意思是,可以簡化程式,提高辦事效率。誰知道該秘書一臉不悅,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用手嚴正地指著領導的批示,好像說:“怎麼?你還敢違反領導的意思?”接著,他說了一句:“拿回去,我打電話跟你們領導說。”又有一次,我們就某法律問題徵詢某領導。該領導瞭解了情況,就說了一句毫無水準的話:“當時鎮領導怎麼決定,我們局就是那樣的意見。”據說,當時只有一個鎮領導是這麼說。雖然是小事,但這兩件事還是很能反映出黨政機關存在“四風”問題,雖然我們一直努力消除“四風”,但一些人偏偏踐行“四風”。“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四風”看似小事,一旦發展壯大,就是腐敗問題。“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那個秘書和那個領導,都以自身的行動自覺維護領導的權力。說得簡單點,就是搞好跟領導的關係。我不知道那些鎮領導對此有何感受,反正我對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做法感到憤怒,同時也感到悲哀。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從來不易實現。只唯上、只唯書、不唯實,內部監督只是一紙空文。

伏爾泰說過:“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是我願意用生命來捍衛你發表自己意見的權利。”我十分推崇這句話,一直踐行著這句話。因此,在單位工作,我仍然會就工作的事情提出與領導不一樣的看法。我的心裏始終裝著這樣的想法:只要經過思考,認定是對的,對部門特別是群眾有好處的建議,就照提不誤。但是,這些想法多數被否決,這又在情理之中。別人勸我別多管閒事,但我不以為然,我就是這樣不合群、不合時宜、不接地氣,怪不得領導不喜歡我。然而,真理標準早已像頭上的星空注入我的心靈,巋然不動,堅而不摧。寫到這裏,我不禁想起了唐伯虎那句經典的話:“別人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此時此刻,哪怕受到多少打擊和委屈,我也一笑而過,心裏坦蕩蕩。

最新生活新聞

延伸閱讀